没逃脱得了的“微信投票”
这两天,忙的焦头烂额。但是我还是做了一件我一直非常不以为然的事,给孩子拉票。
每次我看到别人拉票,我都挺反感的。结果自己还是没逃脱得了。
没逃脱得了的“微信投票”当我看到机构微信发投票信息时,我第一反应是,又是投票,最烦这个,还不是机构想进行宣传而已。
可是我脑袋里这么想着,但还是下意识的给孩子投了一票。投完以后发现还有礼物,鬼使神差的就花了钱。
瞬间元宝的名次就排到了第一。我内心有个声音再说,再多投点,就能一直第一了。结果我就开始在朋友圈,在群里,找亲戚和朋友给投票送礼物。
然后两天了,元宝完全蒙圈,当妈的竟然玩的不亦乐乎。
此时此刻的我比较冷静。我今天下午一直在想,我为什么会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投票上?是什么驱动我,一直乐此不疲的做这件事?机构利用了家长的什么心理?
竞争:不想死的沙丁鱼
关于竞争有个著名的概念叫做“鲇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喜欢鲜活的。可是沙丁鱼非常娇贵,不适应离开大海,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运回渔港后不久,就会大量地死掉。而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好,自然销量和价格也不高,存下来的活鱼价格会是死鱼的好多倍。怎样延长沙丁鱼的活命期,使其保持鲜活呢?有个聪明的渔民想出一个法子,就是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鲇鱼放进船上的鱼舱里。鲇鱼是食肉鱼,滑溜无鳞,放进鱼舱后,它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为了躲避被吞食,沙丁鱼必须不停地快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沙丁鱼的死亡,抵达渔港后还能保持其鲜活。
这就是“鲇鱼效应”。我想我心里头有一个不想“死”的沙丁鱼,看到元宝的名次在后面,会有一种被淘汰的心理,让我感觉很不爽。当然这只是我的心理。
没逃脱得了的“微信投票”我扪心自问,这是我想得第一,还是孩子?答案很明显是我自己想得第一。
每次看到排名,我就有一种被传统教育支配的痛苦,排不上名次,那是多么不上台面的事。
奖品:掉进物质奖励的“坑”
这次投票,机构告诉家长是通过投票,给孩子一个鼓励,而且非常不支持刷礼物。
但是奖品还是颇有诱惑,例如平板电脑,空气净化器什么的。
没逃脱得了的“微信投票”如果只是简单鼓励孩子,为啥要有这些大奖呢?活动投票持续六天,我最开始就没感觉这是在鼓励孩子,反而有一种为了得到奖品而去行动。
如果真的在鼓励孩子,孩子得票低,会不会认为父母不给力?会不会质疑自己能力?也许这只是我自己的担心而已,但是家长如果引导不当,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那可说不好。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著名实验:
1973年马克·莱波博士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实验,通过奖励孩子(发糖果)进行他们原本就喜欢的活动(玩玩具),来研究物质刺激对行为方式的影响。
莱波发现,奖励人们从事他们原本就喜欢做的事情,结果反而会对其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一旦不再提供奖励,实验对象不仅不会维持原来的行为频率,反而会降低行为次数。
这种现象非常值得深思。比如,你希望女儿喜欢阅读,当女儿养成读书的习惯后,打算强化这种关键行为。
为此你设计了一套激励方案,每次女儿选中并读完一本书可以得到5块钱作为奖励。
她很喜欢这种方式,开始大量读书,没过多久便攒钱买了新发行的电子游戏。
过了一段时间你觉得不用再为她读书提供奖励了,因为你认为文字的魔力足以为女儿提供精神乐趣,于是停止了奖励。
从你停止付钱的那一刻起,她便爱上了电子游戏,读书的次数反而比提供奖励之前还要少。她已经学会了通过这种方式攒钱买游戏。
实际上,这种现象叫“过度理由效应”,它表明当人们为做喜欢的事而得到奖励时,便会以旁观者的角度重新看待该行为。
在进行分析时,人们发现从事某种行为可以得到特别奖励,于是认为行为本身并不那么有吸引力(否则为什么会得到奖励),然后转向为了获得奖励而行动。
中套:机构营销而已
元宝的这次投票,可谓兴师动众,几乎全家老少都出动了,孩子姥姥买条鱼,都要让卖鱼的投一票。
我们都知道这只是机构的一种营销手段而已。最后家长花了钱,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人脉,但机构有什么损失吗?毫无疑问没有。
机构利用了我的竞争和想要奖励的心理,就把我傻傻的套牢了。
当然我还有攀比,虚荣等心理。人家孩子1000票了!不行,我儿子要2000票!
家长呼呼的拉票,孩子真的开心吗?这份奖励真的是必须的吗?只有机构偷着乐吧?
我回家笑着跟元宝说:妈妈给你弄了个游轮,你姥姥给你买了个跑车。
他说:在哪?
我说换成票了,给你投票。
小家伙竟然一本正经的说,换成票有什么用?能玩吗,能用吗?又不是真的。
好吧,当妈的不如你。
我唯一比较理智的是,我不发朋友圈。发了一次,觉得太low,果断删了。
当然也是我心态的问题,如果只是平常心,也不会让我想到写这篇文章反思自己。
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关注“影响圈”。
所以希望这样的事,没有下次。竞争是好事,但是希望自己不要再用错地方了。
这是王小七童鞋,2019年日更的第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