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掌控型”父母(育儿两三事)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忙着奔跑,养育的路上马不停蹄地完成一件又一件我们认为值得的事情,好像孩子的一切在我们掌控中的时候,我们才有安全感,不焦虑。实际上,我们也许不需要做那么多,反而需要停下来,调整之后再“充电”前行。
记录这周的几件小事及我的一点反思和调整
一、我事还是他的事,分清楚责任?
老三每周一有一节艺术课,就在家附近上。我提醒他等下要去上课,看着他穿好了鞋袜下楼,我安心的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结果过了20分钟,他跑上楼来,问我他要上啥课?我瞬间怒气上升,握紧拳头生气的对他大声说:“刚刚你干嘛去了?我半小时之前我就提醒你了……”。老三愣在那儿,原来他刚刚一直在楼下玩,没有去上课,看得出他很紧张,知道自己做错了事,而我心疼他错过的半节艺术课,生气他玩得忘记了时间。
事后,说了一通之后又很自责,干嘛这么着急上火?我问自己,上课迟到是我的事还是他的事?谁的责任?应该是谁来承担后果?我到底为什么生气?问着问着,气消了很多。我这是拿孩子的错来惩罚自己。
冷静下来反思了一下,开学以后,我们学习的节奏有些乱了,接送姐姐,再加上一些兴趣班、线上课程,孩子有时候不会记得那么清楚。于是给老二老三都做了一份学习表,把日常学习安排和兴趣、线上课程都可视化,作为随时的提醒。
给老三做的学习表二、父母是“园丁”而非“木匠”
周一还发生了一件事情,爸爸送姐姐上学没多久,我就接到电话,要接她回家。一早就是这样开始,真的很让人无奈、沮丧。原本计划带老二老三的学习只得暂时安排,让他们自学。
虽然上学期这样的事情也经常发生,我也是在反复中调整自己。边开车边忍不住哭了,祈求上天给我力量更多的接纳姐姐,接她的时候不说负面、责备她的话,更加有耐心和爱心的对待孩子。
接纳这个功课我一直在学,反思一下,更多的时候其实我是想要改变她,让她可以像别的孩子一样(或者像弟弟妹妹一样),更加有智慧、会管理情绪、有自驱力…很多时候我都像一个木匠,敲敲打打,拼接、抛光、磨平,试图去改造孩子,而不是尊重她的多样性和不同,按着她的特点去养育、鼓励、帮助,也允许混乱和各种意外。
读《园丁与木匠》时的书摘我家姐姐虽然特别,也耗费我和先生大量的精力,有时让我挫败和沮丧。我们也在学习刻意练习,努力帮助她的同时,降低期待,多为她的努力感恩、庆祝。爸爸每天早晨6点多就带她锻炼左手,撑手、爬行、左手转动器械等。他带姐姐运动完送去上学,再驱车2小时去工作。尽管爸爸如此辛苦,他都坚持每天带姐姐锻炼,每天回家。(说到这里,我心里满满的感恩,一家人齐心往一个方向拔河,虽然有艰难,但是恩典和力量够用)
爸爸为姐姐买的器械我也要学习卸下自己忧虑,就如圣书上所说:“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不让自己背负过多的重担前行,尽力但是不忧虑。
三、慢下来,做他们所爱的,爱他们所做的
哥哥快生日了,收到了舅舅舅妈送的乐高积木,兄弟倆欢喜不已。从收到乐高之后,早晚只要空闲,一定沉迷拼搭。
今天课间,老三又跑去琢磨乐高积木,上课时间快要到了。我忍不住又催促起来,儿子说他想拼完手头的一小部分再去学习。看他那么专注,舍不得离开。我想了一想,决定慢下来,陪着他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情(给他充电)。
看着他花很多时间都在找零件,我们头脑风暴了一下怎样更省时间,于是我们一起先把颜色分类。然后我按着步骤找零件,他负责拼,很快完成了他的站在做的那一小部分,老三边哼着歌儿边端详着他的杰作。
乐高半成品事后,我问他妈妈没有催你,陪着你一起拼,你感觉怎样?他说他很开心能够把正在进行的那部分完成🥳,谢谢我没有直接打断他。
最后,我想以纪伯伦的这首诗结束,提醒我自己,也提醒看到的你,不做“掌控型”的父母,而是拼尽全力去了解、尊重孩子,做“无比稳定的弓”,怀着快乐的心情,把“箭”射得又快又远,让他带着爱一路飞翔。
纪伯伦的诗想要了解更多家庭养育干货,请持续关注我。喜欢我的文章,给个赞鼓励一下吧,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或者问题哦
我是爱成长、爱分享的四宝麻麻小庸,与你一起突破、更新自己,丰盈、喜乐的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