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历安——思维世界想法哲思

80%人的平庸,来自于“准备好再去做”:到底如何提升行动力?

2021-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未历安
image

这些年越来越发现,优秀的人都有一种共性——行动力都非常彪悍,而普通人的心态就截然相反:我不是不愿意行动,我只是觉得没有准备好,等我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去做。

经常抱有这种心态的人,要么最终与机会擦身而过,要么就一直在「准备」的路上,但人生中大部分机会错过的就错过了,不会再有第二次。

一直等待完美的亮相,是永远没有开始那一天的,这样的人如果想换份工作,或者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内心戏是这样的:

我得先学习知识,考个证,考证呢我得先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有充分的时间得让我先忙完手头的工作……

结果一直在忙手头的工作,过了一个月、一年、十年,还在准备的路上,别说功成名就了,就连开始都遥遥无期。

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规划就是在这样的等待中消磨了热情,最后成为了一句遗憾:想当年,我要是……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发现:

从短期来看,人们更容易为「做错」的事情感到难过后悔,但时间一长,「没做」的后悔程度会远远超过「做错」。

「做错」的后悔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但「没做」的后悔可能长达几十年,最后成为人生中难以抹平的记忆之殇。

为什么呢?

很好理解:一件事情做完了,那么它对自己的影响就结束了,哪怕结果不尽人意,你还可以不断修正它、优化它;但如果这件事情没有做,并且再也没有机会去做,人们就会产生「不确定的损失厌恶」。

也就是说,我们知道自己损失了,但却不确定到底损失了什么,损失了多少,于是我们开始不断给这种损失增加权重,不断分析各种可能的结局,最后都安在这件事头上。

这种思维的「反刍」是最痛苦的。

如果你纠结一件事是「做」还是「不做」时,在考虑清楚两者带来的结果都能承受的前提下,那么优先选择去「做」,这或许会是正确的选择。

因为从长期来看,这可能对自己更加有利。

那么既然要去做,如何让自己的行动力更强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那些非要「准备好了再去行动」的人,往往存在这样一种观点:

◆如果这件事没做好,大家会认为我「能力不够」 ◆我不能忍受自己「能力不够」 ◆所以我一定要万事俱备才能行动,确保自己和他人都能满意。

就是这样的想法阻碍了我们的行动,为了回避可能出现的责怪,干脆拒绝做事,眼看着机会从手边溜走。

这种认知的误区出在哪里呢?

①结果不满意,一定代表「能力不够」吗? ②别人觉得我「能力不够」,就代表我真的能力不够吗? ③我一定要「能力非常出众」才可以吗? ④把一切都准备好,最后就能得到满意结果吗?

针对这4个问题,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

01 结果不满意,一定代表「能力不够」吗?

这实际上是被「结果导向」思维所迷惑了。

结果导向,是一把效率的双刃剑。

在职场中强调结果导向是没有问题的,只要确保结果令对方满意,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做事习惯和行为模式去完成,强硬的结果导向规则,反而有其自主性和弹性空间。

但相反,过度强调结果导向会陷入「KPI陷阱」里。

什么是KPI陷阱?简单说就是用数字定义结果,用结果评判一切。

但这是一个缺陷明显的「简单思维」,只有因果,没有对错。

可生活是「复杂思维」,是一个勾挂连环的系统,它不只关注结果,更关注你如何把控这个系统,如何一点点优化它的算法,如何修复bug,最终更加灵活清爽地朝你梦想的方向行驶。

所以,真正的结果导向,不光是盯着结果,更要专注在路上,专注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发生了什么改变。

所以,把「结果」和「能力」的因果链拆开,更多关注自己在过程中的成长。

真正的能力者,并非每次都能做到最好,而是经常用勇气和探索去尝试新事物,即使结果不尽人意,但只要保持自己每一天都在成长进步,并允许错误的存在,让自己把「以前的自己」做得更好,和以前的自己比,而不是和外界相比,你所承受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02 别人觉得我「能力不够」,就代表我真的能力不够吗?

强烈的高自尊水平往往通向自卑。

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陷入对于自我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怀疑,总是需要他人确认自己是有能力的,是优秀的。

适度的自尊水平是理性的: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清楚自己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基于这样清晰的认知,我对自己的「能力等级」会有一个理性、客观的了解。

但如果从小就在一个高压强势的家庭长大,不允许犯错,不断追求更好,就会形成一个脆弱的自尊状态。

适度自尊的人,被人夸奖是甜点;自尊脆弱的人,被人夸奖是主食。

强烈的高自尊水平的人,会过分关注外界,关注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如果发现达不到要求,还会挫伤自尊,最后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失望。

这就是将评判标准「外化」,认为:

我自己觉得自己能力强还不够,我得需要别人肯定我才可以。

这就导致了长期关注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认为别人很在意自己,对自己期望值很高,一旦没达到预期,就会损害自认为的「社交形象」,从而挫伤自己的存在感。

但这是「自我中心化效应」在诱拐我们。

什么是「自我中心化效应」呢?

在我们的心里,我们的世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每天产生的思维想法和情感诉求,我们自己都一清二楚,并且我们会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然后通过它们来认知和判断外面的世界。

所以久而久之,我们很容易认为:别人和「我」一样,能感知我的一切想法,产生和我一样的观点,像我关注自己一样关注我。

但这怎么可能呢?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关注是100%,那别人对你的关注只有5%,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表现是50%的话,你自我感知是「负50分」,那在别人的感知里,可能只有「负2.5分」而已。

你自己庞杂的内心戏,在别人的感知世界里,可能只是一道微弱的波澜,甚至他对你的认知和评判,都不会产生任何波动。

所以,一个简单的做法就是,把自己从别人的目光中释放出来,更多去关注「我的需求是什么」「我的观点是怎么样」,而不是「别人怎么想」「别人需要什么」。

在自我实现和他人期望之间,把持一个平衡,而不是过度倾向哪一方,这样才能心态更健康持久地走下去。

03 我一定要「能力非常出众」,才可以吗?

这是完美主义者的通病。

完美主义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喜欢把标准定的特别高,并且要求自己在各方面、各领域都向该领域的顶级高手看齐,把他们视做自己的标杆,并努力超越。

虽然完美主义可以提供强大的动力,但也会带来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忽略了两件事情:

①你对比的标准,往往并非来自一个个体,而是来自不同领域的多个个体

比如说,你的身边朋友有人年薪 100万,有人生活安逸自由,有人婚姻幸福、家庭和睦……你对比自己,觉得好像一无是处。

但问题是,这些来自同一个人吗?

不是的,他们是不同的人。

年薪百万的人可能家庭一塌糊涂,生活安逸自由的人也许收入紧张,婚姻幸福的人或许工作处处碰壁……

②你设定的标准,往往是高于平均值的

因为只有高于平均值的标准,才容易被完美主义的人看到。

不论媒体还是个人,大家更喜欢关注那最顶尖1%,忽略其他的99%,久而久之,我们很容易产生一个错觉:觉得一定要向这1%的人看齐,我们才算是成功的,才算是跟上时代的。

但事实上,人的能力和表现是呈正态分布的,如果每个人都能成为1%,那这1%也就不稀奇了。

我们生活的环境很容易把我们的阈值不断拉高,它会一遍又一遍地向你灌输:「做得好」是不够的,你必须「做到最好」。

但任何事物并非只有100分和0分,在他们之间还可以有60分、70分、80分,我们完全没必要一定做到「最好」,相反,我们更应该追求和以前的自己相比「更好一点」。

04 把一切都准备好,最后就能得到满意结果吗?

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准备好」这回事。

每个人都是在不断成长、不断变化的,你今天的「准备好」,明天再看可能就是「不够好」。

所以,如果你一直在等待「准备好」,那可能永远无法开始行动。

既然总是感觉「不够好」,那为何不从现在开始就立刻行动呢?

同样,你去做一件事情,也许暂时无法做到最好,但你能留出提升、改进的空间,后面慢慢去完善它,优化它,也是可行的,这是一种更好的策略。

我们的大脑本来就不是必须在「最好的状态」去行动的,相反,我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对它进行的训练,帮助它不断变得「更好」。

把当下的问题作为训练材料,不断强化和训练它,使它可以解决未来更多更不稳定的问题,这才是我们和大脑之间的「互训关系」。

所以,如果你一直在等待「最好」而不去行动,那就浪费了让大脑变得「更好」的机会。

我们的一生中,解决哪一个问题、做成哪一件事情,其实都不是我们追求的首要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得到成长。

所以,我对于完美主义的改进建议是:

①留出改进、提升、完善的空间,让自己可以不断迭代优化它。 ②整体满足及格线,不出错,达到最基本的要求。 ③在平均期望值的基础上,再争取做出一个亮点,而不是彻底追求完美。

用这样的心态去行动,你的压力会减少很多,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05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缺少「头脑一热」的能力,想得太多反而越倾向于「不敢行动」「怕犯错」的阻碍当中,深思熟虑当然是好的,但同时也会给我们留下遗憾。

所以,不如把注意力从「要不要做」「会不会出错」「结果好不好」,转化到「怎么做」上面。

这是一个更有意义,更具建设性的思路。

与其停留在对结果的担忧、焦虑和恐惧中,不如想想「怎么做」,然后立刻开始行动,躬身入局,在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哪怕最终结果没有达到预期,那你也从中获得了成长。

所以,希望你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能够去做一件「一直想做但犹豫不决」的事情,开启一段新的征程,收获一个更充实、更丰富的未来。

我是未历安,我们下一篇再见。

带头像.jpg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