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教育大学生活

在《看见》中看见了自己

2017-08-27  本文已影响51人  杭白817

看见这档节目我没完整地看过一期,只是记得很小的时候央视一套播过,而我在路过邻居家的门前时,从大门外瞄过一眼,那个时候,我正在村里和哥哥姐姐们追逐着。

但也就是这样的一眼,我记住了看见这两个字。

几年后,我上了高中,书没读几本,整天啃着教材,学校里偶尔也会有书商来摆架,我总是那个闲逛的人。有一次,在一排书籍中我看见了一本封面极其不同的书,那是一张图片,上面是一群老人和一位女士,还有一个端着凳子的小孩,上面就简单的四个字——《看见》柴静。

很熟悉,我拿起书本,翻了起来……还挺吸引人,看了一下价格,我犹豫了……最后我还是转身了,继续当我的闲逛者……

三年后,我高中毕业了,考上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同在一所高中的妹妹,让她帮我留意书商的架子,看到那本书一定要给我买下来,原价也行。

大学第一个假期正值春节,我拿到了那本我想了三年的书——《看见》。

看完之后,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它没让我白等三年。

我不是新闻专业的,我不懂那方面的知识,但从字里行间中,我可以感受到那些新闻人对事实的重视,对真相的渴求,我尊重他们。

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很多个自己,那些平淡得锋利的语言像刀一样撕开了我的内心,让我知道什么叫做思考,那些记叙的案例像眼前所有的一切一样真实得让我无奈……

以前总是一心扑在学习上,很多让自己分心的东西都会特意避开,家长们都以为我是明事理的…………我会为了一件事而执着,为了一个目标而拼命,但前提是没有东西能迷惑着……在大学之前我都是一直把自己装在另一个世界里,不愿意让能影响自己的事物进入,也不让自己走出去,我以为只要这样,我就可以越来越靠近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我对坚持的定义……

直到我看了《看见》,我才知道,这不是明事理,这是在逃避,世界是一个群体,世界是复杂的,学校教的是真理,社会给的是现实。物理实验假设的绝对的光滑无摩擦是不存在的,而我尽量避着的诱惑也是不可能不存在的,我之前之所以能一直保持着那种假设,只是因为我还在象牙塔里。

在书中,有很多人,他们有很多面,有很多案例,可以从很多角度切入……他们生活在矛盾遍布,诱惑随行的世界里,有些人犯了错让人可叹可怜,有些人说着“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让人敬佩。而我还没有放手让自己进入到这些诱惑中,自己还想生活在所谓的假设中,着实有点可笑了,放开自己的禁忌,放下那些假设,也许有可能会忘记为什么出发,但我知道如果一直这样,那一定会犯错。

小的时候看的电视剧里,都是好人坏人分得很清楚,就像黑脸的张飞,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脸谱就确定了角色的好坏那样分明……但是我不喜欢……那时小,不懂为什么……人之初性本善的三字经念着也不真正理解是什么意思,就是比较喜欢没有什么绝对的坏人和好人之分的武侠片,好人也有缺点,坏人也有善心……觉得这样才符合常理,但电视剧通常不是这样的,所以我很小就不爱看国产的肥皂剧了,追起了日漫……

并不懂我为什么不能接受非黑即白的认知,直到柴静在书里写到“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成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是啊,都是人……我有了答案。但那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到底还影响着多少人呢?我是不是也还存在着这样的思维方式,其实答案还是未知。

喜欢文学的我大多时候是感性至上,很多时候都喜欢说“我认为……”,喜欢用煽情的方法来获取读者的同感,喜欢自我感动,用悲情贿赂自己,沉浸其中……我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做的,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我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样的做法不适合用来当社会评论,甚至不适合写日记,小说,散文,这些文字里有太多自我的东西,根本做不到进得去出得来……我是自我感动了,是“我认为了”,但不是别人都能感同身受,并不是别人都这样认为,我只是持着自己的一套观点在那自我感动,自说自话,还挺享受……殊不知这只是我认为……

如果我能够在确切地去找寻资料,探求真相之后发出的自己的看法,那就无可厚非,那就是我的观点,但是我不是,我相信大多数人在面对一件事件的时候都不是,我只会挑自己有感觉的东西大发文章,大放厥词,自我感动……这放在评论社会事件中就是容易失去理智,这样和那些在网络上什么都不清楚就乱骂人乱下结论的网友有什么区别?我不要这样,我不想这样……

感觉是提笔的前提,但是不能够只凭感觉说话写作,这样会容易被自己的感觉带着走,容易忽略理智的东西,这一点我忽略了。所谓的无病呻吟,自我沉浸,自我感动,其实就是对问题的单方面认识,还只是自己的想法。

就像书里写的那样“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人是感情的动物,我当然做不到控制情感的产生,但我会学会怎么让自己走得进去,还要走得出来。

书里还说“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我们需要提醒自己决不能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是啊,我们总是容易轻易下结论,这个做了坏事是坏蛋,那个做了好事是善人……殊不知这其中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隐情。我告诫自己不要让自己陷入这样的思维模式中,不要着急下定论。

以前也不理解为什么要去了解真相搞清原因,因为就算是弄清了一个杀人犯杀人的动机和原因也无法改变他杀人的本质,无法改变受害者离世的无辜,而且追到后面你会发现,真的谁都无法恨起来,无奈、压抑的感觉占据整个身躯,仿佛错的不是个人……会对制度会对社会对人性产生无法排解的疑惑……我曾经把这样的感受和同学说了,她笑了笑说她不喜欢看这类的文字,因为会很无奈很无力,知道这些东西也无法去解决,无法改变,何必要去自寻烦恼?我当时一愣,想反驳,但话说到嘴边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是的,我也无话可说,确实是这样,我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沙,能有什么用?

但是,难道就因为不能解决或者暂时解决不了就忽略吗?看到那些追求真相拼命报道和调查的新闻人,我才知道他们的答案。追求真相也许不能够马上立竿见影,但可以让人引起重视,引起反思,引起思考,可以做到尊重每一个人,哪怕他是一个杀人犯。也许只是泛起一个小小的涟漪,但是如果连真相都是假的,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痛苦是财富,这话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以前除了对自己在意的那几件事之外,我特别喜欢说随便,吃饭吃什么?随便,去哪玩?随便,穿什么衣服?随便,收拾一下书包桌子房间?随便……可能是家庭教育的特殊之处吧,我父母都是随便的人,他们也是一心扑在赚钱上,吃穿打扮收拾享受上永远是随便……我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久而久之也就随便了……上学的时候遇到很多讲究的同学,他们不一定奢侈,但一定够精细,对生活有自己的态度和想法,以前总是觉得嗤之以鼻,觉得真是小题大做……

但柴静在书里这样写道“随便?!问你的时候你说随便?!你已经养成了放弃自己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谈自己愿望的习惯了!”这话是陈虻对柴静说的。

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真的有被惊到,感觉真的跟惊奇……一种十几年来的思维方式就这样被打破,而且我不是一个容易人云亦云的人,但饶是如此,在细细想之后,我才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找到了答案,我被说服了。

我对吃喝住行,穿衣用度都随便,久而久之我就行成一种惰性,我的随便其实就是一种怕麻烦……也就是逃避……不愿意思考怎么安排最好,不愿意思考怎么权衡利弊,就只想得过且过,反正随便就好了,能过得去就好了……细节不纠……这让我想起了高三那年英语老师对我们说的话,他说对待知识不能随便,不能模模糊糊,要细究,要深思……但我没有,我已经形成了不顾细节的喜欢,形成了随便的习惯,形成大概大概就好了的习惯,所以,我高考英语成绩最差……

古人云:“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说的很有道理,但大行大礼是指在做大事的时候不拘泥于小事,要顾全大局,但是我说的是生活的小事,而且我也注定是平凡人。

那些对生活有要求的人不是矫情,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认真的态度。他们愿意对穿衣打扮下功夫,愿意在吃食上动心思,这些都是对自己的尊重,对生活本身的尊重。

是我太偏见了。

在《看见》中我看见了自己的很多面,不成熟,悲情为傲,轻易下结论…………在里面我找到了共鸣,也让自己的三观得到了很大的刷新,不能说我现在的观点或看法又都正确,也不敢保证这样的看法会随我多久,因为马原告诉过我真理是有条件性的。

我唯一能做的,只是边走边看边思考,对一切持着好奇,怀疑的态度。

很喜欢书中最后一段,最后一段呼应开头,不,应该说回答了柴静自己的疑惑,她的那颗坚硬的石头被打磨得全是圆润但结实,那湍急的水流从开始的要滴落,要拍案,要成江河湖海,慢慢地变成促急劲儿全消,自顾自的缓下来,但总在流淌,无穷无尽。

也喜欢倒数第二段,“当下此刻,避人默坐,以处忧患”,这也许就是我追求的进得去也出得来的境界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