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5000块,我就同意离婚

小静坚决要与小涛离婚。
他们是2007年4月在工厂打工认识的,随后谈起了恋爱,那时候她才17岁,他也就18岁,两人对感情生活满怀憧憬。2009年初,他们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2009年5月女儿出生,2017年3月儿子出生,但两人的感情日渐恶化。今年2月初,两人终于走进了民政局的离婚登记处申请离婚,由于设置了离婚冷静期,得一个月后才能正式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小静说自从女儿出生后,小涛对她的态度渐渐变得冷漠,经常不闻不问。儿子出生后更是变本加厉,公然与其他女人同居,两人为此多次打架,甚至还惊动了警察上门调解,但过不了多久又重蹈覆辙。走出民政局,想着一个月后这段不幸福的婚姻就要结束了,她松了一口气。
一个月的冷静期在小静的期盼中悄然逝去,但去了外地的小涛抓住时机提出了条件:给5000块,我就同意离婚。小静没有答应,于是他发微信说:你想想,只要你给我5000块,我就回来跟你去民政局办离婚手续,你拿5000块买断你今后一生的幸福,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和你心爱的人光明正大的人在一起,难道不值得吗?过了几天,小静又发微信催小涛赶紧回来去办离婚手续,小涛回微信说:你也别催我了,我现在身上有1000块钱,等会儿去打麻将,如果赢了我就回来,如果输了你直接去法院起诉我,就让天意来决定吧。几个小时后,他发来微信:输完了,你拿证据去法院起诉我吧,别浪费时间在我身上。这是我帮同事整理材料时发现的离婚故事,当时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印象深刻。当然,因为小静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两人的感情确已完全破裂,所以暂时还没离成。今后,小静会继续坚持离婚,还是为了儿女有个完整的家庭与小涛重归于好,我们不得而知。但性格或者说三观这玩意儿,真的很难改变,尤其是从外而内的改变。

在法院,离婚案件高居榜首早已不足为奇,但是每当看到当事人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来参加庭审(办公室在审判庭对面o(╥﹏╥)o),抑或是还没出月子就来离婚(哺乳期女方可以提出离婚),我就会不由自主的心疼起来:才多大的孩子呀,这就要面对母爱与父爱难两全的局面……在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当今时代,还有小宝贝的降临,为什么就突然过不下去了呢?
残酷的是,在别人看来的突然变故,其实不过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一地鸡毛和满屋子的鸡飞狗跳。婚姻不像房屋,一旦被摧毁,难以再重建。如果给离婚当事人足够的时间,估计他们可以不停歇的吐槽几个小时,特别是有了孩子的家庭。有一天吃午饭时,我跟去年与我同时生娃的同事同桌,聊起带娃导致的家庭矛盾,她满不在乎的说:别把精力都集中在老公和孩子身上,不然会成为怨妇。后来从其他人口中得出,她竟然离婚了,她是前年年底才结的婚。你看,白天在单位苦口婆心的劝别人不要离婚的人,在家庭生活中也有心力交瘁的时刻,甚至也挽救不了自己的婚姻。宝宝的出生会导致家庭矛盾陡然增多:应该穿几件衣服、要不要开空调、什么时候添加辅食、一顿辅食吃多少……不参与带娃会招致不满,带娃观念有分歧同样会引发矛盾。
钱钟书在《围城》中写道: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大概在众生的婚姻中也出现了逆城市化,越来越多城外的人不想进来,而越来越多城里的人想出去。
观察发现,大部分人离婚的原因并不是出轨、赌博等重大因素的出现。有天上午,我跟另一个女生在办公室吐槽:那个谁下班回家就喜欢抱着手机玩,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坐我对面的男同事插话道:玩手机怎么了?!!隔天下午,我又吐槽说:大中午的心血来潮要收拾房间,弄得满屋子叮当响,害得我午觉都没睡成……坐我对面的男同事又悠悠的来了一句:女人永远不知足。当然,他也有吐槽的时候,他说:我明明已经做得够好了,我老婆还是不满意,回到家就抱怨我这也没做好那也没做好……我总算明白了,两性矛盾的根源之一是:男人觉得我明明已经做得够好了,是你不知足;而女人则觉得你明明还可以做得更好,是你不用心。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两个异星球的人,观念自然差异大,当他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时,发生磕碰在所难免。生气的时候会忍不住想:哪怕倒贴5000块,我都愿意单独过。但除了离婚真的别无选择了吗?正如某份离婚案件判决书中写道:婚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婚姻是以夫妻感情为基础的以夫妻权利义务关系为纽带的结合,是彼此之间幸福的郑重承诺和终身托付,双方均应付出心血去认真经营并承担家庭责任。婚姻生活中产生矛盾实属难免,但离婚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壹 冷静下来自我调节
当你有了离婚的冲动时,首先要冷静下来自我调节。或许你只是太关注家庭,把矛盾放大了。
在被电影《你好,李焕英》中的母爱感动的同时,电影中厂长对李焕英的一句简单评价也深深的打动了我,他说:人只要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就会有光彩。我顿时感觉豁然开朗,精神抖擞,我怎么就变成了一条沉溺于家庭琐事的咸鱼呢?曾经有过的理想去哪了?当我重拾爱好,我才意识到:我仍旧可以是杰伦的歌迷,可以是文字爱好者,可以拿起相机想拍就拍……我可以“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管它兜里还有几块钱!当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你就会发现曾经以为过不去的矛盾竟然变成芝麻绿豆了。
贰 进行对比
相较于婚前的生活质量,现在的生活质量到底是有所改善还是有所降低,如果是后者,降低原因是否是对方导致,ta是故意为之还是有特殊情况,这很值得考量。若是好吃懒做,或者有不良嗜好,那没什么好说的。
同时,也要与身边人进行对比,不是盲目攀比,也不是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是客观比较。她嫁的老公很会挣钱,她衣食无忧,也不用担心被领导压工作、被同事穿小鞋,但老公经常后半夜才回家,这是你想要的吗?他娶的老婆能干又好看,但她一言不合就和你吵嘴,将你所有联系方式拉黑,甚至离家出走,这是你想要的吗?……经过比较,你会发现你身边那个人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
问过一位对婚姻有些抵触的女生她想象中的婚姻是什么样子,她说就是在一起很开心,没什么烦恼,我当即回复说这样的婚姻应该不存在。纵观身边人的婚姻,几乎所有人都会在围城内感到不适,尤其是初入围城又有了孩子时。不过,有些不适感是得寸进尺的苛求造成的,比如你婚前看中的是她工作体面,婚后却又要求她贤良淑德、通情达理,什么好处都让你占齐了,有点为难,适可而止吧。
叁 进行有效沟通
沟通在婚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见过很多夫妻,遇事言语不合就会发生这样的场景:一方咄咄逼人、指手画脚的说教,另一方鼓着腮帮子很不耐烦的暂且听着,旧账新账一起翻,过了好几天才终于和好了,但下一次遇到问题仍旧覆车继轨,我们误以为发发脾气对方就会改变,但企图改变别人只会是自讨没趣。
我认为有效沟通的是不但要提出问题,更要提出解决方案,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当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各自的脾性都有可能给对方造成困扰,虽然我们不能指望改变别人,但双方作微调整是绝对必要的,而微调整的前提就是有效沟通,以此避免为同样的问题反复产生矛盾。
话又说回来,婚姻的确是件麻烦事儿,但也别把不婚或离婚理想化。生活的麻烦就像夏天的蚊子,打死一只,还有更多只飞过来。
最后想说的是:我不是劝你们别离婚,我是劝你们再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