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你,另一个自我复活的地方音乐音乐的世界

理结与悠的作曲入门讲座(和弦进行篇 5-6)

2018-10-28  本文已影响6人  Huisama

更多优秀的国外作曲编曲教程请戳这里哦:作曲编曲相关讲座资料翻译整理

原文地址:初心者理結とハルさんの作曲入門講座


第25天:试着给旋律加上和弦进行吧

悠:在到目前为止的关于和弦进行的讲座中,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只考虑和弦进行”上。但是,在实际作曲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给已经确定好了的旋律加上和弦”的情况。因此,接下来我会分别介绍为旋律加上和弦进行这一工作的3个要点。

理结:好的呢!之前我已经学习过给和弦配上旋律的诀窍了,这一次就是反过来了呢。

有很多秘诀都能让和弦搭配上旋律

悠:在用和弦配旋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的说法。因此,我将要介绍的内容,我希望你能够领悟到它“终归只是创作和弦进行的几个重点”这个微妙的出发点,只不过这些重点能够让旋律和和弦能够流畅地相互搭配罢了。而且对于“是重视旋律还是重视和弦进行”这个问题本身,如果你在两者之间选取不同的平衡点,也会导致配合旋律的和弦进行发生改变。

由于已经旋律已经存在了,因此是有一些限制的

悠:如果你是在旋律什么的都完全不存在的情况下来考虑和弦进行的话,那么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和弦进行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旋律是已经存在了的话,那么你给旋律配上了适配度很差的和弦进行的话,那么和声就会崩坏掉,整首乐曲的平衡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在旋律已经存在的请跨国聂查,就需要在考虑和弦进行的时候加上一些限制才行。旋律和和弦进行就如同小队中的两个队友。它们相互之间如果过于地自由发挥的话,就无法协力合作了。换句话说,如何旋律和和弦进行能够很好地相互配合,那么最终会产生极具魅力的音乐效果,这是两者中任何一个都无法单独表现出来的。

要点之一:最基本的就是在小节的头尾相互搭配

悠:举个例子,看看下面的谱例吧。

谱例1

悠:首先,在思考如何为旋律配和弦的时候,最为理论性的一点,那就是希望和弦进行能够适配小节头尾上的音。以上面的谱例为例,我们总结一下这条旋律的每一个小节的头尾音的话,就是下面这样子的情况:

悠:我试着考虑了一下如何用它们各自的音构成的和弦来编写和弦进行,于是想到了下面这3种和弦进行:

悠:不管是哪个和弦进行都让人觉得很合适。希望你听一下参考音源。

youtube播放地址:点我

理结:非常自然的感觉呢!只要让旋律的首尾与和弦的构成音相配,那么就能流畅地统一起来呢。

悠:是这样的。以这种思考方式为中心,和弦进行就会产生很多变化。

要点之二:搭配小节中最为重要的音

悠:接下来的一个思考方式,那就是为一个小节中最为重要的那个音搭配上合适的和弦进行。举个例子,看看下面的谱例吧。

谱例2

悠:我们假设每个小节中各自具有最为重要含义的音是下面这几个,来试着考虑一下和弦进行吧。

C→G→Am→F

Am→C→F→Dm

Em7→Am7→Dm7→FM7

理结:由于最希望让听众听到的音和旋律彻底融合在了一起,因此让人产生了相当合适的感觉呢!而除此之外的那些音则让人产生了不搭配的感觉,这反而让乐曲显得有张有弛,这也让人感到很不错。

要点之三:搭配小节内数量最多的音

悠:此外,搭配上把小节内数量最多的那个音作为构成音的和弦进行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这样一来,旋律与和弦渲染出的气氛就能啮合到一起,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我同样通过举例来介绍一下这种方法吧。

谱例3

F→C→Am→G

Dm→Em→F→G

Am→Am7→FM7→Dm7

理结:确实,能够强烈地感觉到旋律与和弦的整体感,因此可以认为是具有统一感的乐曲吧,同时对于听众而言,就很容易了解到乐曲的世界观。

要点就是旋律与和弦构成音是如何搭配的

悠:在这一讲中,虽然我介绍了3个考察和弦进行的方法,但是它们各自是有共同点的。这个共同点就是“要让旋律和和弦的构成音相互搭配”。

理结:确实,即便是在“使用理论来创作旋律 -和弦内音篇-”中,你也说过如果旋律是通过和弦的构成音创作的话,那么两者就会相当地搭配呢。

悠:确实就是这样的。话虽如此,在实际的创作中,全部用和弦的构成音来创作旋律这一点是不太现实的,并且创作的自由度也很低。不过,如果旋律和和弦的构成音太过不搭的话,在创作中稍微出点差错整首乐曲的平衡就会崩坏掉,你想要表达的世界观也就变模糊了。因此,在给旋律搭配和弦进行的时候,“旋律的哪个音和和弦的构成音相互搭配”这个问题,是最值得考虑的重点。在要和哪个音搭配这个问题上,并不存在绝对的正确和错误,虽说并没有必要非得要相互搭配,但站在提高作曲的熟练度和精度的角度上来看,亲身体验这一概念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总结

本次讲座“试着给旋律加上和弦进行吧”

  • 如果是从零开始的考虑和弦进行的话,创作的自由度是非常高的,但是如果旋律已经存在的话,那么就会有一些限制。但是,只要能够调和好旋律和和弦进行之间的搭配,那么乐曲的魅力就会一下子提升很多。
  • 最为理论性的一点,就是配上适合小节首尾音的和弦的方法。旋律和和弦进行会很自然地融合到一起。
  • 为一个小节中最为重要的那个音搭配上合适的和弦进行也是很有效的方法。让你最希望听众听到的音和和弦完全融合到一起是很重要的一点。
  • 搭配上把小节内数量最多的那个音作为构成音的和弦进行也是很好的一种方法。能够让人感受到旋律和和弦的整体感。
  • 旋律与和弦相互搭配的要诀,就是“要让旋律和和弦的构成音相互搭配”。思考让旋律的哪个音和和弦的构成音相配合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第26天:创作意识到旋律走向的和弦进行

悠:“试着给旋律加上和弦进行吧”的第二弹,将会介绍以“创作意识到旋律走向的和弦进行”为主题的内容。

理结:在上一讲中,介绍了在旋律已经存在的情况下,为旋律配和弦进行的三个要点呢。

悠:我认为在上一讲中介绍的三个要点实用性非常高。但是,无论是哪一个要点,其内容都仅仅是局限于小节内部而完成的。对于一首乐曲而言,它是由若干个小节前后连接而构成的,因此如果光使用那三个方法的话,曲子就不会显得整体而统一,常常会让曲子听起来感到很机械生硬。

横跨多个小节来考虑和弦进行

悠:因此,首先我们来横跨多个小节地考虑和弦进行吧。基本上,大多数曲子都是由4小节或者8小节形成一个局部的(译注:此处指乐句),因此理论上我们会在这个范围内进行考虑。在这一讲中,已经写好的旋律是这个样子的。

谱例1

悠:我采用上一讲中介绍的那些方法来为这条旋律组织和弦进行,决定使用“Am→F→Em→G”这个进行。我们马上来听听旋律和伴奏合到一起的效果吧。

youtube播放地址:点我

理结:这样子依赖绝对说不上不好,但是总让人觉得哪里有些不充分,或者说让人感到气氛没有高涨起来。尤其是最开始的2个小节听起来还不错,但是和后面的2个小节并没有很好地连接起来,让人产生了不搭的感觉。

明确哪个地方希望听众关注到

悠:大概就是你说的这样。要说为什么会产生那样子的印象,这是因为“到底想要听众关注哪里”这一意图并没没有通过和弦进行反应出来。作为一种尝试,如果我想要让听众关注第三小节头部的那个“mi”音的话,那么采用下面这样的和弦进行又如何呢?

谱例2

悠:这个和弦进行是“F→G→C→Am”。只有第一小节是沿袭了“搭配小节内数量最多的那个音”这一原则,而其他小节并非如此,配合伴奏听一下吧。

youtube播放地址:点我

理结:乐曲从最开始的2个小节往后发展,到了第3小节的头部的时候感觉很顺畅地衔接起来了。此外,最后的Am小节也是如此,表达的情感不断地加深,并且让人感受到向后连接的倾向。

悠:我在创作这一段乐曲的时候确实就是这样子考虑的。虽说第二小节头部的“do”原本和G和弦的并不是很搭配,但是由于它的首音和第一小节一样,同时第一小节的和弦是F和弦,因此G和弦能够表达出情绪上升的感觉。而第二小节的尾音“fa”到第三小节的首音“mi”,能够把1-2小节产生的不安定的氛围给安定下来。……嘛,要解释的话,还有很多理由,这里也就不再多说了。这一次的和弦进行,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放弃1、2小节,在第3小节决胜负”,说到底也就是这样了。

理结:也就是说,在考虑和弦进行的时候,并不是以小节为单位,而是应该以乐曲的局部为单位,进而根据乐曲整体的构成来考虑才行。

悠:正是如此,比如,即便在某个小节中旋律和和弦的组合并不协和,但是如果将其作为之后乐曲展开的铺路石来使用的话,那么就极具效果性了。首先明确“到底要让听众关注哪些地方”,然后再思考和弦进行以灵活运用这些地方——这种思维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在配和弦之前脑子中就要有乐曲整体的世界观

悠:要以乐曲的局部为单位,从而进一步从乐曲整体的构成出发来考虑和弦进行的话,首先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要对于“要完成什么样的乐曲”这一点事先有个明确的印象。

理结:意思就是……“要以什么样的音乐氛围·世界观,来决定A段、B段之类的旋律构成之类的东西”,对吧?

悠:就是这个意思。不过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创作出来的东西会和事前考虑的东西大相径庭的情况也是很多的,因此只要大概心里有数就行了。不过,由于这些事前所做的思考,是“纵览全篇”的基石,因此如果心里已经有方向了的话,那么就能够很容易明确哪些部分需要听众关注,同时就能够创作出有张有弛的、具有很高完成度的乐曲来的。

总结

本次讲座“创作意识到旋律走向的和弦进行”

  • 一首乐曲,是由多个小节构成的。如果单独地把1个小节的旋律抽出来为其搭配和弦的话,那么曲子就不会产生完整感,就会显得机械生硬。
  • 基本上大多数乐曲都是以4小节或者8小节作为一个局部来组织的,因此我们首先来考虑这个局部的旋律走向吧。
  • 在考虑和弦进行的时候,我们并不是以小节为单位,而是应该以乐曲的局部为单位,进而根据乐曲的整体构成来考虑,其中有一些小节是可以被抛弃的。
  • 首先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要对于“要完成什么样的乐曲”这一点事先有个明确的印象。乐曲的世界观和旋律的构成之类的只要大致心里有数就行了,因此在具体创作前事先把它们给明确好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