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你想什么?”“想吐!”
标题,还真不是段子!
很多人下定决心开始跑步,跑了一定的里程,又或跑完之后,都会有一种想吐的感觉。就算是在马拉松比赛中,这种现象也常发生在一些精英跑者身上。
很多人都遇到过跑步呕吐的问题,也有不少人认为,跑吐了说明跑得好!
事实,并非如此!
究竟,为什么跑着跑着就想吐呢?
1
过度脱水导致
跑步时,身体大量出汗,是有效防止体温过高的方式。但跑步时你出汗很多,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恶心的现象。如果,你在跑步时损失体重超过4%,那你很可能会因为脱水而导致恶心,运动能力也会下降。
另外,跑吐了也并不就代表跑得好,呕吐会对食道内璧造成伤害,影响消化。跑吐了还可能是身体在发出一些“求救”信号。
之前浙江宁波有一位10岁左右的小姑娘,体育课上跑完600米后突发剧烈头痛、呕吐的情况,送到医院一查,发现是颅内静脉窦大量血栓。据医生分析,此类意外发生很可能与此前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有关。运动后身体机体处于脱水状态,血液高凝状态导致脑血管内血栓形成。
因此,运动后,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
那么,跑步前或跑步时能喝水吗?
不少人认为跑步前或者跑步时补水会增加胃部的负担,事实上,跑步前和跑步过程中也有必要补水。
如果是参加马拉松,那么在赛前2小时,建议补充200-500毫升水分,但是不要涨肚子。跑步之前去一趟厕所。比赛开始后,建议逢补水站就进,水和运动饮料搭配补给,少量多次饮用。
2
消化系统罢工
跑步时,富含氧气的血液会被输送到肺部、心脏以及其它正在进行高强度运动的肌肉中去,此时胃部等消化系统就会因得不到供血而出现运转不良的现象,尤其是你在跑步中或跑完后立即吃得太多时。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在比赛日,那么在日常的训练中就要对进餐量以及时间进行实践。如果是吃含糖量的食物太多的话,尽量多喝水来帮助消化。另外,脱水也会减缓消化速度,因此及早喝水也很重要。
3
胃部压力增大
用餐后立刻跑步,会增加反胃、呕吐、腹痛等情况发生。
跑步之前补充过多能量和食物,胃既吸收不了也消化不了。另外,高强度跑步会增大腹腔压力,而这种压力会被施加到胃上,跑步时可能会使胃里的食物反流到食道中。
另外,跑步之前高脂肪、高纤维食物摄入,会减缓胃排空过程,也会增加食物停留在胃里的时间,增加胃部的负担,出现呕吐的情况。
所以,跑前不宜大鱼大肉,饭后最好不要立刻跑步,也不要进行其他剧烈的运动。一般情况,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再运动比较合适,给胃一段消化吸收的时间。如果补充能量胶,那么也要及时补充水分。
4
跑步后吃太快
也有不少跑者,好不容易跑完了,结果还是出现呕吐情况。
这是因为跑步刚结束就立刻摄入大量食物和饮料,狼吞虎咽般饮食过快,也会增加呕吐的几率。
5
不会正确呼吸
在寒冷的天气跑步,张嘴呼吸时,会让凉空气直接进到肚子里,这对肠胃的刺激会比较大,受凉后会产生痉挛而使胃液上反,造成恶心呕吐。嘴巴呼吸时,用舌头顶着上牙膛,让空气从舌头两边缓和一下,以此提高空气温度,减少刺激。
6
跑步结束太快
很多新手跑友,在完成一个比赛、结束一场耐力跑考试,又或者在达到目标里程,冲过终点线或训练结束时,立马停止了向前的动作,立即站住。此时,胃部还无法适应突然的速度变化,突然停止也可能会增加呕吐的几率。尤其是,最后阶段全力冲刺,结束后突然停止,呕吐的情况可能会更严重一些。
建议每次跑步之后,尽量散散步,又或者是再小跑一段,结束运动时,也要做一些拉伸放松的活动,揉揉腿,做几下深呼吸,给身体一个调整的时间来防止胃痉挛。
如果平时不经常跑步,突然剧烈运动会增加干呕想吐的情况,所以,增加跑量要循序渐进,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是运动过量导致的恶心想吐,可以适当减低运动难度,刚开始跑慢点,再根据身体的适应情况逐渐加快速度。
跑友都知道的小技巧:跑步前做好充分热身,可有效减轻跑时的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