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4】我从学生的举止间,看到了家庭教育
临近放学,办公室的门虚掩,学生Z和Y推开了门走了进来。Z先开口说话了:“老师您在忙吗?有事情向您请教。”
“刚忙完,正在休息。说说看是什么事情?”我一贯对学生的欢迎态度和对学生求教的好奇,可以让自己放下手头做的事情,只要不是领导紧急要求的任务。
Y和Z开始给我讲正在忙的“创客”项目,将有一个新的课题,以及现在遇到的困境。在三言两语间,围绕着“荆楚文化”,展开了系列的思考。我提供了两个继续思考的方向,Z提供了一个方向,这样就有了三个可以摸索的路径。
放学的铃声响起,两个孩子知道我忙了一天,也就在一声“谢谢老师”的话语中结束了今天的短暂交流。我在从办公室到回家的路上陷入了沉思。我在想是什么样的培养让这两个孩子有今天积极的行为举动呢?
据我了解,这两个孩子主动联系到信息技术老师获得了参赛的资格,又是为了他们的项目在学校的机房里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为了收集一些好点子得到一些启示,在校园中东奔西走向各位老师求教咨询。
有时候在孩子们面前我自愧不如。换做是我,会因为老师没有亲自点我参赛而失去这次机会,在十五六岁的年纪,那时的我根本不会意识到主动机会。Z告诉我:“与这次创客项目挂钩的自主招生高校有66所,对自己来说总是一次机会,总是要试一试。”
就算是被老师选中参赛,我也会因为各种胆怯和羞涩而选择闭门造车,而不敢寻找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

我从这两个孩子的举止间,看到了优秀的家庭教育。
在两个孩子身上看到了他们之间强大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这是很了不得的能力,这是补习班、兴趣班培养不出来的。这一定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在生活里一点一滴浇灌出来的硕果。
想到孩子们明天的未来,有时会走入一个误区,总想着如何把孩子打造成高于众人的精英,因为这样才不担心孩子将来在与他人竞争中落败,这样才能够出人头地。
我看到的是,善于合作的学生在班级会收获众多的朋友,在生活中获得大量的支持,能够很好的抵抗学业带来的焦虑和压力,而且在团队任务中更容易成为中心人物,在胜利完成任务下体验到成就感。

我还看到,孤独的侠客式人物在班级里,屹立在孤独峰上,成绩耀眼生活并不快乐,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个人匆匆的赶路。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幸福?一个把分数当成所有全部的孩子,是危险的。
能够鼓励孩子在合作中学习,肯定孩子的每一次勇敢迈出,对孩子所作出的各种尝试都抱以微笑。孩子一定对人类这种同类持有安全的感受。就这样,孩子才会越走越远,越来越强。
D学生来找我询问他的性格。“你一定活着比较拧巴。”本来是内倾性格的孩子,由于家庭教育环境使然,让自己不断强迫自己装出外向的样子。结果呢?做不好像外向同学那样的自由自然,由丢掉了内向自我的那份从容淡定。
“从你每一次不断陷入自己的故事之中,从你每一次需要认真思考后鼓足勇气表达的样子,从你只对两三个好友才能够聊的来的感受中,你就以最舒服的样子做你真实的样子。”这是我送给D的建议。我知道在D背后,是有着希望他外向并不断推动他外向的家长。
让孩子做他最自然的自己,天赋自然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