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122)《不负如来不负卿》——卿与法
冯小刚在《非诚勿扰》中,引用了一段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这首诗让一众小青年魂牵梦绕,仿佛一些说出他们喃喃自语而不知如何表达的情感。诗歌的美妙就在于此,让我们读完就能印在心里,不管多久,都能念起,用在每一个可以表达它的时刻。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藏族诗人,仓央嘉措,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六世达赖。
这个故事放在任何一个剧本里,都是惊天动地,可以编撰百转千回的情节。一位被至高无上的宗教所束缚的情郎,一位留恋与街头小酒馆的圣人,在激烈的宗教政治斗争中,被当成牺牲品,从而走向肉身的终点。这是一个混杂了诗情、爱情、宗教、斗争、神话等等于一身的男子,但却又是一个不被人所熟知的活佛。
几年前美剧曾经出过一部关于罗马教皇的电视剧,虽然看的人津津乐道,却还是招来一众信徒的攻击。事实上,但凡涉及到关于信仰,都要不可避免的掂量一下“正确”的问题,所以避免麻烦,大家都索性不去碰触。因此,关于仓央嘉措的故事,除了能传唱他的诗歌,我们似乎对他的生平,不论正史,还是杜撰,都不曾了解。他的故事只能传说在口头中,藏在西藏高原的十万大山中。人们只能徒步去接近他,却无法把他带出雪山外。
这样的情形,不知是幸还是不幸。至少值得深思的是,正是这样一位不同于世俗的圣人,这样一位能对着高僧大德说出,请收回我所有的戒律的人,才让人记住了他的名字。就像那些我们所推崇的,按部就班的好学生,似乎一毕业就忘记了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迹也淡忘,反而那些调皮捣蛋的吊车尾们,更能在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仓央嘉措的神奇,还在于他留下的那些直抒情义的诗歌,他喜欢的女孩,他喜爱的接头,他留恋的尘世,都在他的诗歌中绽放。我们乐意见到的,应该就是那个做了我们不敢做的事,说了我们不敢说的话的真人,而非那个庄严的泥菩萨。
这是一本游记形式的书,有点像余秋雨的文化笔记,一边游历,一边写下按照自己理解的当年的故事。仓央嘉措在书中的前半段是个人,在后半段就化身为《秘传》中的神,按照我们普遍的思维惯式,普度众生,舍己救人。即使作者的文笔颇为优美,还是无法掩饰前半段的真实和后半段的虚无。我们宁愿相信那些在布达拉宫街头巷尾的活佛留恋往返的故事,也难以去信服一个用意念救人的神邸。后者,过于高大遥远,只能用庄严神圣的词去描绘,而前者,就是那个在酒吧和我们喝酒聊天的隔壁邻居,不管他的身份如何,他是真实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
《不负如来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