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的家》

2018-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张景丹
《文具的家》

      铅笔,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

      贝贝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妈妈说:“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

      妈妈说:“贝贝,你有一个,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呀。”

      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

      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回家了。


教学目标  :

1.正确认读10个生字,认真学会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感。;

2.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导入: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谜语,看看谁的反应速度是最快的!

课件出示谜语:

色彩各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脏(橡皮)

小小黑人长又黑,爱用木头做衣裳(铅笔)

(课件出示橡皮、铅笔图像)

2.导学:我们刚才提到的铅笔、橡皮,它们和尺子、转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时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引出课题《文具的家》)

3.范读课文,让学生专心听有没有读错字,有没有加字少字

二、集中识字(通过甲骨文、图片、组词等方式让学生识记)

多种形式检测 字+词语

把生字放入文中读课文

三、指导朗读

      铅笔,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

(创设情景:妈妈才给你买了一支特别漂亮的铅笔和一块你最喜欢的橡皮,你只用了一次就找不到了,那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难过。所以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情来读?伤心……)


      贝贝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妈妈说:“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

(联系实际,展开想象。如果你把东西丢了,回到家以后,妈妈特别生气,那时候妈妈说话是一种怎样的语气?加上表情学一学。贝贝天天丢东西,难怪妈妈那么生气。贝贝也不想丢东西,她感到特别委屈,所以眨着一双大眼睛很无辜地说,她也不知道……)


四、圈出文中所有的“家”,看一看它们代表的意思一样吗?

      贝贝一回到贝贝的家)……

      妈妈说:“贝贝,你有一个贝贝的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贝贝的家),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文具的家)呀。”

      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文具盒

      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文具的家)了。


五、想一想,贝贝前后的变化,你愿意做哪一个贝贝?

拓展:×××是×××的家……

和同学交流,怎样才能不丢失文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