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应是过客
老师,不应是过客
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是怕老师的。
可能是从第一次怒颜呵斥开始,可能是从第一次罚抄百遍开始,可能是从第一次走廊罚站开始。
以前,我对老师从来都是敬畏的。老师在我心里,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对老师,我从来都是用“您”“好的”“我知道了”说话,去一趟办公室就跟赴刑场似的。
但自从遇见老张,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老张是我初二的班主任,一个年轻帅气的语文老师。可能是年龄的原因,他跟我们没有一点代沟,我们叫他“老张”,他也欣然接受。
记得清明前一天,老张抱了几大摞试卷到班上,想来应该是三天假期的作业。在同学们一片哀嚎下,试卷发了下来。
整整五张啊!!五张语文试卷啊!!!
老张拍了几下讲台,大声道:“这几张试卷回家全部做完”,然后,似是不怀好意,又补充道,“当然,你们要是不愿意做,回家烧给你们家祖宗做也行。”
班上有一个姓李的同学马上跳出来,喊到:“那我能回家烧给李世民做吗?”
老张微笑到:“可以啊,不过你一定要提醒他准时交作业,不要只约他打王者哦!”然后意味深长地看了那位同学一眼。
那同学打了个哆嗦,悻悻地做回座位上,同时伴着一阵哄堂大笑。
假期后,作业一人不差,全部交齐。
还记得学校办篮球赛,不光是学生们比赛,老师们也纷纷来凑热闹,互相之间也赛了几场。老张最是活跃,几乎每场都参加。
同学们放学后去看老张比赛,站在球场边大喊,为老张助威:“老张,加油!老张,加油!”老张也每次都把头仰得高高的,似是在高傲地炫耀:“看,那是我的学生!”
有时候,我去问老张问题,还没到办公室,声音先传了进去:“老张——!这道题怎么做啊?”老张会“诶——”一声,然后抬起头,停下手中的事,耐心地给我讲解。
那一年,是我最快乐的一年。我们和老张,就像知心朋友一样亲密。我们一起聊天,一起学习,一起说笑,一起进步。
那一年,我才终于明白,原来所谓“老师和学生”,并不只是一个言传身教,一个麻木接受。老师不需要总是刻板严厉,学生不需要总是敬而远之。
老师,不应是短暂出演过客,而是相伴一生的挚友。
我一直觉得,在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遇到老张,是一件幸运的事。直到很久以后,我也依然这么觉得。
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我的新班主任吴老师,是一个年纪稍大却美丽,又颇有风度的语文老师。
记得报名那天,吴老师让我们排着队,一个一个把作业拿给她审核,同学们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
吴老师指着一篇作文,微笑着,对旁边的一位女同学说:“你这篇作文有一半是在网上抄的啊!”那位女同学“嗯”了一声,把头低得死死的,看都不敢看吴老师一眼。
吴老师还是微笑着,细声细语地,像是在嘱咐:“回去重写,下午再来报名, 知道了吗?”那女同学如获大赦,一溜烟跑出了教室。
月考那一天,中午同学们刚在教室里吃完中饭,吴老师就端着一碗奶酪蛋糕在教室里穿梭,一边把蛋糕挑到同学手上,一边念叨:“来来来,每个同学都吃块蛋糕,就当帮老师分担了。”分完以后,吴老师似松了一口气,冲我们笑到:“要是我一个人吃,我得胖多少斤啊!”
我吃了一口蛋糕,很甜,甜到心尖,就跟吴老师的笑容一样甜。
那天放学,同学们不停地嘻嘻讨论:“芬芬对我们真好!”(吴老师的名字里有一个“芬”字)
我始终觉得,老师对于学生不是敌人,也不是只有匆匆一面的过客。老师是学生的生命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是我们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中不可错过和遗忘的风景。
或许,他们会比我们先老去,但他们不会永远地离开。知识和回忆,是他们给予的,最美好的礼物。
过去的,是尘;擦肩的,是客;驻留心间的,才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