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存文库

走西口

2021-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誉满99
图片来自于网络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这一首苍凉而悲怆的民歌《走西口》,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由此想到,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下南洋、走西口、闯关东和城镇化。

从时间上来说,下南洋主要是指从明朝到民国时期;闯关东主要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民国时期,至于城镇化的时间不用介绍,因为人人都清楚。

现在从歌曲中走出去,了解一下走西口的前因后果。

历史上的走西口,经历过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走西口?

走西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

西口在哪里?西口在山西境内。

闯关东是去东北、下南洋是去东南亚,走西口是去哪里呢?

这里先了解一下走西口的缘由。

明朝时期,中原还没有完全消除北方势力的威胁,成祖皇帝在边关设九镇,防御外敌,合称九边重镇。

到明朝中后期,双方关系有所缓和,也确实需要通商往来,于是,在张居正等人的主持筹划下,明王朝与蒙古签订了“隆庆和议”,其中就有通商互市一条。

随着政策的开放,汉人和蒙古人越来越多地聚集到边境做生意,这些被开放通商的地方,就被称作“口”。

什么是西口呢?

西口是明朝的长城要塞,位于山西朔州右玉县,也叫杀胡口,这个名字就非常形象,长城内外两族人民的关系可见有多么紧张。

到清朝才改名叫杀虎口,据说这种称谓不含敌意,说明两族关系缓和了。

西口从此成为了西北商道的重要交通枢纽。

走出西口,商人们就可以与蒙古、甚至俄罗斯人做商贸交易,相当于在经济上开辟了新天地。

华夏民族历来都是农耕民族,中国人浓浓的乡愁,从骨子里对故乡不可割舍,可谓故土难离。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拥有一亩三分地,那就是稳定的生活,谁愿意背井离乡,做个居无定所的游子呢?

既然没有人愿做游子,为什么还要走西口?

这与当时的自然灾害息息相关,这里先了解一下整体过程。

当时明朝与蒙古通商贸易后,除了西口杀虎口以外,还有一处很重要的通商口岸,位于河北张家口,也称东口。

绝大多数人走西口,走东口的人相对来说要少很多。

据说当时有一部分人走过西口,到了蒙古,搞起商贸。

几年以后,他们赚到了大钱,回到家乡,兴建高大房屋,看上去阔绰无比,彰显着豪华。

然后这些商人继续走过西口,到蒙古进行商贸交易。

由于他们那些人一批又一批往返,这就带动了更多的山西人奔向杀虎口。规模巨大的迁徙人群,源源不断,这就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走西口。

同时,一部分人向东迁徙,走过河北的张家口,奔向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到那里进行商贸活动,这就是走东口。

自从口岸开放以后,明朝中期到民国初期,将近400年时间,无数山西、陕西、河北几省人民背井离乡,通过东、西两口抵达蒙古的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鄂尔多斯等北方城市。

他们的初衷就是为了谋求一条生路,无意中却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大规模的走西口事件发生在清光绪年间,那时候山西等地连年大旱,出现了“丁戊奇荒”——堪称史上最大的旱灾,其中又以晋北地区干旱最为严重,部分地区连续几年滴雨未下。

自然灾害,是走西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可能走西口的人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初只是为了逃避天灾人祸,求条活命而已。

后来他们竟然通过经商创造了历史,诞生了无数富豪,堪称奇迹。

走西口的主体是山西人,山西简称晋,大批大批的晋商,由此发家。

我们熟悉的乔家、曹家等,就是通过走西口富起来的晋商。

他们留下的乔家大院、曹家三多堂,也成为了丰富的建筑遗产。

从走西口的经历来看,谋生和开拓,两者兼有之。它饱含着泪水和心酸,也饱含着奋斗和不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