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他乡与故乡

2021-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花间星事

中秋节,阖家庆团圆的时刻。朋友圈里满满的幸福,不过也有朋友发了无法与亲人团聚的思念和遗憾。记得季羡林先生写过“相思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是,时光不在,在微苦中实有甜蜜在。”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是在先生的文集《莫问他乡与故乡》里。这本书是先生旅德十年和在北京生活的经历。

北京是先生的故乡,自然感情深厚,而在德国生活十年的风风雨雨,也让那里成为了先生的第二故乡。往日那些与老师,朋友之间的故事成了他最珍惜的回忆。作为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国际著名东方学家、印度学家、梵语语言学家、社会活动家,季先生精通梵文、吐火罗文、巴利文、德文、英文等十多种语言。这样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得益于刻苦的学习和专研。先生最早被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录取,因为想出国,选择了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赴德国深造。

凭借着自己在语言学习上的天赋,以及超乎寻常的努力,他所有考试都能顺利通过。即便学业过程中经历了战争,那些饥寒交迫,时常头顶飞过轰炸机的日子,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理想支持着他坚定地在动荡的环境里完成了学业。学成回国后,他创办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历任多所大学的重要职务,培养了许多人才。还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开创了很多学术界的第一。先生辛勤教学,笔耕不辍,留下二千多万字,是国学界的一代宗师。

季先生作为清华的学生,北大的教师的双重身份也经历过特殊的年代。对这两所中国顶尖大学之间的差异,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相较而言北大更传统,清华更西化,不同的教育理念,也形成了两校师生之间价值观的差异和不同的发展路径。在校园里,季先生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在日后他们纷纷离去以后。季先生每次落笔写下悼词,内心都极为复杂。 在无法左右的时代浪潮中,每个人都只是不起眼的浪花,大江东去,潮起潮落,最终剩下的唯有孤寂。他有时候会给这些逝去的老友写封长信,聊聊过去,只是最后这些文字都无从邮寄。

书中先生用多年的宝贵阅历告诉我们,无论是少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苦难,这是人生的必修课。唯有克服了自己的恐惧,才可能学有所成。就像学游泳的人,被推到水里不被淹死,自然就学会了。这些人生经验对于后辈都是极宝贵的经验。身处低谷,依然要满怀热忱,走向巅峰时也不要忘记初心。勤奋、通透、淡然……再读先生睿智的文字,有些能体会到以前不明白的无论他乡与故乡,心安即是家。与其思念,不如思考,尽已所能,让生命圆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