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

吴蜀风流自古同——川渝游记(二)

2019-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不与梨花同梦

Day2.杜甫草堂-四川博物院-浣花溪公园-宽窄巷子

杜甫草堂也是成都必去的名胜之一。和武侯祠一样,建筑都比较新,不同的是,这个景区面积太大了,逛了很久很久,差点迷失在里面,也没搞清楚到底逛完了没有。虽然老杜在我最喜欢的诗人里排名不前,但是不妨碍我对他的住处的神往。读杜甫传记时了解到,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流寓蜀地,得到老友严武资助,在成都浣花溪边结庐而居。当时的杜甫一贫如洗,当然没有现今这么大的园林规模。景区里有管道施工意外发现的唐代草堂遗址,仍有地基、灰坑和窖井保存至今,可以看出,当时的草堂是简陋寒酸的。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正是在此写就。“卷我屋上三重茅”“布衾多年冷似铁”的恶劣居住环境,随着时代的变迁,彻底消失不见了,但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言壮语,永远流传了下来。

诗圣故居

这一天刚好是上巳节,杜甫的《丽人行》非常应景,“三月三日天气新,杜甫草堂多丽人”。物候宜人,许多穿着汉服的游客在园中踏青游春。我很遗憾这次出行嫌麻烦,没带着繁复的汉服,不能与男孩女孩们共襄汉服盛宴。但也很欣喜,越来越多的人们乐于欣赏中华传统服饰之美。更加感慨,在多年以前,我穿着汉服出行,人们或许用“非我族类”的异样眼光打量我,或是好奇地问我,是cosplay吗?是穿越吗?是拍戏吗?甚至还有人问我穿的是和服吗?是韩服吗?《礼记》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曰之夏;有服章之美,曰之华。邯郸学步和泱泱正统,岂能同日而语。如今的汉服真的是美到没边了,多年没有置办汉服的我免费观看了一场春季新款大秀,简直是大开眼界,大饱眼福,捂着钱包的手也是蠢蠢欲动。最近网络上甚嚣尘上的“汉服”“仙服”之争,关于汉服正统形制之争,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时代在发展,审美也在不断变化,有那么多的人致力于汉服的创新,是复兴中华传统服饰之幸,又何必故步自封,拘泥于某种无聊的优越感中呢。

真的是仙气十足

整个景区最精华的景点,我认为非千诗碑莫属。这是一段长长的走廊,墙上镶嵌着历代书法家书写的杜诗石碑,风格迥异,有的潇洒飘逸,有的工整严谨,有的遒劲有力,给人以书法艺术和诗词韵律的双重享受。找到了我最喜欢的杜诗《赠卫八处士》,我也迫不及待与之合影。世界上最动人的,莫过于珍惜彼此的情谊。在这里,活跃着八九岁的小小讲解员自发给游客讲古,家长们会引导孩子们背诗,同学之间也会交流杜甫的生平。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这在我去过的那么多城市那么多景点里,是独一份的。其实中华传统文化也就是这样,在一个个个体与群体之间,继承、流传、延续下去。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杜甫草堂隔壁就是四川博物院。因为我从小喜欢考古,对博物馆非常着迷。所以每到一个城市,必须要去的就是博物馆。不过说实话,川博跟我去过的其他省博物馆,甚至之后会提到的金沙遗址博物馆比起来要逊色很多,起码我现在回忆起来,脑中竟然是一片空白,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其实,四川历史悠久,地形复杂,文化呈现多样性,孕育了非常璀璨的文明,川博完全可以发展的更好。

四川博物院

浣花溪公园严格来说不算是一个景点,更多是为附近居民遛弯建造的,跟我想象的有差距。我本来以为,这里会有很多以薛涛为主题的遗迹。然而遗憾的是,逛完一圈,一点薛涛的倩影也没有找到,这里仍然到处是杜甫的痕迹,“万里桥边女校书”,那样精彩的人生,就淹没在杜甫巨大的影响力之中了。如果不了解薛涛,不了解历史的人,大概也不会知道,我们曾经时空交错,与薛涛走过同一条路,驻足在同一个溪畔,仰望过同一片蓝天,聆听过同一声鸟鸣,掬起过同一抔清泉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文化遗憾,也许正如薛涛的诗“细腻风光我独知”,浣花溪边的大唐孔雀,只能留待知音欣赏了。

浣花溪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宽窄巷子吃吃逛逛。宽窄巷子顾名思义,由三条宽窄不一的平行巷子组成,依次是井巷子、窄巷子、宽巷子。攻略中介绍,宽巷子是“闲生活”区,以旅游休闲为主题, 窄巷子是“慢生活”区,以品牌商业为主题, 井巷子是“新生活”区,以时尚年轻为主题,是成都的新生活区域酒吧区。恕我直言,感觉没什么区别,就是和锦里差不多的商业街而已。到处可以看到“抖音爆款”水果杯、椰子球什么的,网红城市、网红景点、网红商品,相得益彰。因为这种商业街看的多了,没什么新鲜感,基本走马观花一带而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