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活得明白》(下)

2019-07-29  本文已影响0人  奔跑的青山

010 关于兴趣和理想的工作(见下方写作链接)

一个简单公式教你找到理想的工作 - 简书

011 自卑的背后,是满满的自信(见下方写作链接)

自卑的背后,是满满的自信 - 简书

012 谁痛苦,谁改变

有时候,人的痛苦往往来自于渴望对外界不可改变事物的掌控,比如领导的工作模式、年过半百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对世界抱有希望总是好的,但是把这种希望当成一种执念并陷入其中,往往痛苦也就伴随而来。

其实每份痛苦都是有价值的,在天平的一端是痛苦,另一端一定是能够满足你的某种需求。如果这么痛苦还一直在坚持,那么请问:背后支撑你坚持下来的是什么?

痛苦天平的另一端,是什么?

如果痛苦,需要排查出是现实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如果是现实问题,就看如何能应对。由于痛苦由心而生,所以化解痛苦的钥匙也只在自己手里,要么接受,要么改变,只要能接受相应的结果就好。

快乐=能力-期待;自由=能力-欲望。要想快乐和自由,要么提升能力,要么降低期待、减少欲望。如是而已。

“谁痛苦,谁改变。谁改变,谁成长;而谁成长,谁的快乐就增加。”

013 是意志力不强,还是计划不合理?

“当改变的痛苦远远大于维持现状的痛苦时,你就会第一时间放弃痛苦。因为身体会觉得太费劲了,所以本能地停止了。”

很多时候,目标没有达成,人们觉得是自己自控力太差、意志力不强,其实更多是因为计划不合理,给自己制定的阶段性目标过大,以至于往而退却。

那具体该如何做呢?两个原则,四步走;

两个原则是:第一,改变的痛苦要远远小于维持现状的痛苦;第二,可持续,至少三个月。

四步走:问期待、问评估、问价值、问行动。通过对未来的期待和当下的评估找到合理的差距,通过问价值向内求,找到直抵内心的驱动力,最后一步,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了。在行动之前,先问下自己,这个行动计划,持续三个月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小于80%,通常不可行,需要再调整,直至可行。

014 自由与责任。

自由总是相对的。当我们开始接纳现实,并且转而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时,问题才会得到解决。

015 目标到底有多重要?

没有目标,就无法选择,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

有个关于西游记的例子很有趣:

问:大家都看过《西游记》。为什么孙悟空在取经之前,天上地下,厉害异常,十万天兵,无人能敌;开始取经后,却变得判若两人,什么妖怪都打不过了呢?

答:因为取经之前是给自己打拼。

这就是目标的力量。目标越清晰,当下做事的动力就越足,反之亦然。

016 如何让老好人学会拒绝?

第一,打破“唯一式”思维。除了你,对方是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没有其他人可以求助?

第二,学会合理拒绝。表示对对方的理解,同时解释自己有哪些合理的理由不能答应对方,

第三,适当地承诺对方。以让别人平衡,双方不会太尴尬

第四,模拟练习。同熟悉的人进行模拟练习,有助于在真实情况时正常表达自己的情绪。

只有建立了清晰的规则与底线,才不会一味地被外界所累。“没有底线,就没有尊重。”只有尊重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一味点头答应委屈求全,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