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886)鹰潭世界眼镜博物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d54b621331e3cd4c.jpg)
我从上高中时就开始戴眼镜,之后陆续更换了十来副,度数也由100多攀升到350,最近又感觉看东西有些模糊,便在上周去了眼镜店。一验光,竟然150度的镜片就很清楚了。
“是不是眼花能改善近视?”我有些疑惑地问店主。
“近视和花眼是两码事,近视主要是由于用眼不卫生造成的,花眼是因为年龄大器官老化的原因,它们并不会相互影响,所以很多人既花又近视。”
小伙子耐心地给我解释着,我们便攀谈起来,我随口问道:“你哪里人?”
“江西鹰潭的,你去过吗?”
“去过,只到过龙虎山。”
“那儿是我们最有名的景点,你下次去时,别忘了到‘ 世界眼镜博物馆’逛逛,鹰潭可是‘ 眼镜之乡’哟!”
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回家后便立即上网搜了搜,鹰潭果然是全国五大眼镜生产基地之一,“世界眼镜博物馆”也的确令人大开眼界。
博物馆坐落在余江区的眼镜城里,建筑面积达3700平方米,拥有13个展区,主题展有:追本溯源——眼镜的起源与发展;镜观万物——眼镜与人类;镜海拾趣——世界名人与眼镜;博大镜深——眼镜的现代化材料与生产工艺;万千镜像——世界各地的眼镜、鹰潭眼镜、关爱眼睛、眼镜与时尚、未来之光。展品可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博物馆充分展示了眼镜的渊源和发展脉络,让我大涨见识。
有学者认为眼镜源于中国,距今4400多年前的黄帝就利用透镜观察星星。对如此恍惚的说法,我只是笑笑,但宋代《洞天清录》中的记载应该可信:“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叆叇应该就是老花镜的雏形,可惜并没有实物为证,而世界公认的第一副真正意义上的眼镜出现在1286年的意大利。
明朝时,眼镜随着郑和下西洋传入中国,但长期属于高档奢侈品,据说一副眼镜能抵一匹良马。许多帝王也钟情于它,清雍正帝就有35副之多,并对它们爱不释手。到了清嘉庆年间,鹰潭余江的中童镇出现了眼镜作坊和销售协帮组织,已经初具产销规模。如今,中童镇一半的人口在从事眼镜的制造与销售,鹰潭的眼镜企业更是遍地开花,且形成了产业集群,仅2022年的出口额就超过1亿美元。
看过网上的资料,我又萌生了到鹰潭的畅想,去参观一下“世界眼镜博物馆”,去见识见识眼镜大世界,而最叫我欣慰的是自己视力的恢复。难不成我又重拾青春?可眼镜店主的话还是兜头泼了盆凉水,近视是近视,花眼是花眼,二者并不能折中。或许是超脱的心态让我的视力得以反弹,而机体的衰老并不可逆,那就在往后的岁月里,用一颗澎湃的少年心闲翻夕阳捂黄的书卷吧。
2023.10.7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bd5472b8c8198da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622e4b1735b9b8a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fae78fe907a82cd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