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历法与天文
起因
最近在看路辉关于古中医的书,书上讲到中医根本经典,黄帝内经中的大部分篇幅都是运气学说,但是这部分内容一直以来都是归属于玄学的范畴,人们无法窥知其原理。作者从一个非常巧妙的角度入手,似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真假与否还需检验,但是,新的观点可以拓宽人们的认识。
古天文学的曲折历史
这个角度就是古天文学,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非常发达,领先世界数千年,只是由于没有发明出望远镜,慢慢被甩在了后面。回看中国的数学发展史,在史书中总是绕不开修正历法,定制历法的描述,似乎数学的发展一直都是为了历法而存在的。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用到一些测量计算之法,但总归是一些毫末,并没有得到大力发展。
古代推崇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进行各种大事的时候总需要进行测算观星,这就把天文学和玄学联系在了一起,这就导致后来随着破除迷信而一并被清扫了,现存的各种资料都是天文记录,而关于天文推算的内容逐渐失传,流入民间,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玄学。
五行从何而来
我们在看各种中医书籍的时候,总会感觉到一种缺失感,五行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偏偏是五呢?虽然后世有很多书籍通过事理解释其由来,说是万物的性质分为五类,但这种说法终究是过于牵强,分类的数目并不是固定的,现在的分类学就包含了千千万万种性质,所以这个五肯定是有说法的。这就是天人相应,三光,七政,七星,九曜都是天文学中的术语,日月星,日月金木水火土,北斗七星,北斗九星。所以这个五行可能就是太阳系中容易观察的五大行星,在地球上看,行星会发生正行逆行的现象,西方使用本轮均轮描述,将地球放在中心,行星在大圆之上的小圆中运动。在东方就使用阴阳描述,这就是纳甲的一部分,五行对五位,东西南北中,五位对五季,春夏秋冬长夏,对应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两个天干对应一行,可能就是因为这种正行逆行的区分。甲乙木,甲木正乙木逆。类似可得。
历法
古代的历法非常的复杂,在阴阳历之外,还有推算的历法,使用的都是极大的数字,用来推算人事盛衰,朝代兴亡,世代更替,这些内容准确性不好说,时灵时不灵,但也不是毫无道理,有些人用起来就很灵验,所以同样归于玄学之中。五运六气其实和这些东西关系很大,通过时辰推算疾病的起因发展,对于掌握了技巧的人而言,有时还颇为灵验,但是原理确实未知。就像经络一般,绝对是有效果,但是肉眼看不见,仪器检测不出来,原理无法给出。这就是困扰中医发展的问题,在现在的实证科学下,强调眼见为真,无论是什么东西都需要转换为可见的图表数据,才有说服力。只能说时代变换无常。
数术
这些学问就是数术的一部分,在古代非常发达,是绝对的显学,现在沦为了细枝末节,逐渐失传。数术一道的发展要么非常非常花时间,去统计规律,要么就是对悟性和某些东西很看重,这就导致即使在备受推崇的时期,能够学会的人也是很少的。需要博览天文地理,人事人情,有时就感觉这不过是一种假托,真正使用的是另一套东西,更难理解,所以使用一些玄乎的东西作为掩饰。不过,终究是不可考证了。
总结
事物盛衰无常,即使看似传承极久的学说,也会因为环境变化而逐渐衰败,失传,世间可有不变之物?有为法生灭,可见一斑。即使是现在鼎盛的科学,也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许多技术先进一时,也会随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消失,比如齿轮计算机,可谓一个时代的顶尖杰作,现在已然失传,还有燃油汽车,虽然发展百年,也在逐渐退出舞台。航天飞机,土星五号,登月火箭,伴随电子时代的大发展也逐渐落幕。电子时代其实也在远去,现在前进至信息网络时代,集成计算单元取代电路板,网络大数据取代专家算法。这些不符合时代发展的东西也会随着应用的减少而逐渐消失。这就像正法,像法和末法一般,最初是有实物有资料,然后实物逐渐消失,资料还存在着,最后连资料都消失了。但是,这种技术或者道理一直都存在着,不会因为形的消失而消失。可能在环境变化之后,先进技术无法使用时,又被人们拾起来了。人类的历史非常长,其中出现各种难以理解的学问都很正常,这些东西,满足好奇即可,想要重新推广就大可不必,每个时代都会有适合这个时期的学问,这种规律不会因为少数几个人的推动而转向,必须依赖于环境大变化,审时度势,有所为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