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春树

2017-09-01  本文已影响20人  北方南山

豆瓣评分8.3分

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经济上,几乎都没用有余裕去“享受青春岁月”。但即便在那时,只要一有空暇,我就捧卷阅读。不管工作多么繁忙,生活多么艰辛,读书和听音乐对我来说始终是极大的喜悦。

尽管词汇和表达的数量有限,但只要有效地进行搭配,通过运用不同的搭配方式,也可以十分巧妙地传情达意。也就是说“根本无须罗列艰深的词汇”,“不必非用感人肺腑的美妙表达不可”。

那么,写点什么好呢:

假如你立志写小说,就请细心环顾四周。

那么,要想获得持久力,又该怎么做呢?我的回答非常简单,就是养成基础体力。获得强壮坚韧的体力,让身体站在自己这一边,成为友军
几乎是无需理由地去跑。有一句话至今不变,对我来说就像祷语一般,那就是“对我的人生而言,是无论如何非做不可的事”。村上坚持了三十年不间断地每天跑步。

当然,说到这种坚韧,它就像身体的坚韧一样,不是要同他人较量竞争,而是为了让此时此刻的自己保持最佳状态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虫牙阵阵作痛,就无法安坐在桌前写小说。哪怕你大脑中有多么美妙的构想,有多么坚定的一致要写小说,有多么丰富的蔡虎去创作优美的故事,可如果肉体连续不断地被物理性的疼痛袭扰,就不太可能集中心力执笔写作了。

我属于那种对自己喜欢的事、感兴趣的事,就要全神贯注追求到底的性格。

就是说书中描写的种种感情,差不多都感同身受的体验了一番,在想象中自由的穿梭于时间和空间之间,目睹了种种奇妙的风景,让种种语言穿过自己的身体。因此,我的视点多少变成了复合型,并不单单立足于此刻的地点凝望世界,还能从稍微离开一些的地方,相对客观地看看正在凝望世界的自己的模样

集中心力聆听对方发言,抹杀自己心中意识流般的东西。做不到这样的切换,就不可能一丝不苟地听别人讲话。

故事原本就是作为现实的隐喻而存在的东西,人们为了追上周围不断变动的现实体系,或者说为了不被从中甩落下来,就需要把新的故事,即新的隐喻体系安置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需要将这两个体系(现实体系和隐喻体系)巧妙地连接起来,换言之,就是让主观世界和现实世界相互沟通、相互调整,才能勉强接受不确定的现实,保持头脑清醒

公众号.jp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