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

2020-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爱囤课灰灰

        2020年,玄幻小说里穿越时空的能力成了许多人最想实现的愿望。如果说许愿有用的话,肯定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时光倒流,回到各自认为最好的时代。

        没有人会想到,世界向人类展示自己的无情时是如此的狂暴,所有人都措不及防的经受了一次洗礼,并且有可能还需要接受更多的考验。

        在疫情漫延、天灾肆虐的时候,我们才觉得地球好小,小到我们无处可逃。

        骄傲的中国人全都被关进了家里,所有人都尝到了“软禁”的滋味。有人开始思考,这样的生活意义何在?也有人开始去书本里寻找答案。

        人类是善于学习和总结的,每当发生重大事件,就会有人去到历史中捡拾起相似的过往,轻轻吹去上面的灰尘,珍而重之的捧到人前,供人瞻观。

        1945年,一部叫做《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书籍问世了,写这本书的人——维克多·弗兰克尔——仅用了九天就完成了这本著作,并在随后的许多年里一版再版,被翻译成24种语言,销量达到1200多万册,获选为1991年“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图书”之一。这本书就是今天将要介绍的对象。

        维克多·弗兰克尔,生于1905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在1939年,德国入侵奥地利一年后,弗兰克尔获得了美国护照与签证,原本他可以移民到美国躲避战火,但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他决定留在维也纳,三年后被纳粹逮捕,和家人一起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1945年,弗兰克尔的父母、兄弟,和他朝思暮想的妻子都在集中营不幸离开了人世,而他本人则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并于1945年4月27日被美国陆军解救。

        弗兰克尔一生著有三十多部作品,《活出生命的意义》是其中最受欢迎、影响最大的一本。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前面主要讲述作者本人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三年所经历的事,属于自传;后面则是浓缩了前面的精华,属于理论部分。

        在阅读过程中,我重点关注了第一部分的内容,毕竟虽然早已知道作者成功的活到了被解救的那一日,但仍然非常想要了解在那样绝望的境地中,是什么在支撑着作者活下去的。

        第一部分一开始,作者就先申明这是一部有关他个人经历以及数以百万囚徒所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录,这是一个由一名集中营幸存者亲身经历、亲口讲述的故事。作为一个不幸成为普通囚徒,同时又具有精神分析师身份的人,作者关注的焦点不是那些有关集中营的恐怖事件,而是发生在集中营日常生活中,普通囚徒身上的小的磨难。

        作者依据通过对大量囚徒的死亡报告所做的分析,把囚徒对集中营生活的精神反应划成了三个阶段,它们分别是:收容阶段、适应阶段、释放与解放阶段。在第一个收容阶段,作者主要讲述的是自己刚刚进入集中营的感受。

        “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1500人最终被押送到集中营,所有人只能躺在自己的行李上,守着所剩无几的个人财产。车厢内拥挤不堪,只有些许灰暗的曙光从车窗顶部透射进来”。这一小段描写说的是作者和其他人在即将到达集中营的火车上,不安的气氛正在漫延。随着奥斯维辛的名字出现在众人眼里,所有人都感到了心跳停止!想到奥斯维辛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恐怖,作者说他除了极度惊恐,便再也感受不到其他,残酷的集中营生活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不得不说,作者确实是一个精神非常坚韧的人,哪怕看起来死亡已经近在眼前,也没有忘记发挥自己的乐观主义,在充斥着黑暗的环境中发现幽默感。也许,这正是我们常看见的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黑色幽默。

        随后,作者和所有人一起排着队经受了一次挑选,而这也是作者在集中营遇到第一次攸关生死的判决。包括作者在内的少数人在晚上的时候才知道,那些被挑选出来的他们之外的人,被带到了一个门上用几种欧洲文字写着“澡堂”二字的地方,而那里,其实是焚烧室,而更为荒谬的是,每个人走进去的时候,手里还拿着一块被发给他们的香皂。

        接下来,作者用详细的文字描述了囚徒们在一次次残忍对待中所发生的心理变化,比如在淋浴的时候意识到除了赤裸裸的身体,他们已是一无所有;比如穿高档鞋子的人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再比如他们甚至惊讶于在洗完澡后赤裸裸湿漉漉站在深秋的寒风中后,竟然没有感冒。他们很快就习惯了忍受痛苦。

        在绝望的处境中,在时刻笼罩着死亡的阴影下,作者发誓永远不去“触碰铁丝网”——这是集中营里描述自杀方式的用语。作者认为自杀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囚徒们在最初的恐慌之后,就已不再惧怕死亡,甚至连毒气室都不怕了——毒气室至少可以使他们免除自杀的麻烦。

        随时随地都有人会死去,包抬作者在内的囚徒们开始变得冷漠且麻木,他们的心被紧紧的包裹起来。谁都没法指责他们,因为唯有如此,囚徒们才能真正的保护自己。

        作者凭借自己的职业优势以及某些精明,在囚禁中得到了某些“善待”。在被关押的后期,作者通过在脑海里构思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妻子的深切怀念找到了支撑他活下去的精神支柱,他第一次领悟到: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

        除了和妻子进行精神对话以外,作者还在不断的观察和思考着那些发生在普通囚徒身上的事所具有的意义,比如——用作者的话来说——在集中营里追求艺术的荒诞行为。哪怕只能延续数秒,作者也仍然从中找到了幽默感,而幽默也正是作者保证自身存在的另一件武器。

        通过观察与思考的积累,作者悟出了一个道理: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这正是作者在本书中想要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道理。他认为犯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单单取决于集中营的生活,而是取决于他自己内心的决定,就算是在集中营里,人也能保有自己的尊严。人们通过忍受痛苦得到内在升华,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而这种自由是谁也无法夺走的,正是这种精神上的自由,使生活变得更积极,更有目的、有意义。

        此后在被解放之前,作者致力于帮助犯人恢复内在的力量。他引导囚徒们去看到未来的美好,也谈起过去所拥有的欢乐,帮助他们从中汲取力量,找到坚持活下去的希望。正如本书后记中那名学生对弗兰克尔所说的话:“您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

        是的,对作者来说,帮助别人找到生命的意义就是自己生存的意义。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的重点。作者在离开集中营后,把自己的在集中营的观察与思考整理成文,完善了自己的意义疗法理论。书的第二部分就是对作者意义疗法理论的一个介绍,我认为这部分更适合专业人士的研究。

        每个人在某个时刻都有可能去思考一下自己的生命意义所在,尤其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这段非常时期里。读这本书,我想无论是谁,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感悟。再苦的日子也可以品出甜味,再难的日子也可以过下去,只要活着,希望就永远存在。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写于2020年2月24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