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一文:直面困难
读《把时间当朋友》李笑来第三章第3节:
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回避困难。
很多人会下意识回避困难,用几乎全部时间处理简单的部分,而困难的部分,选择“掩耳盗铃”,视而不见,暗地里希望困难知道个消失......
行为与做事动机有关。动机有两个截然相反的原因:奖励与惩罚。
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甚至是唯一的起点。所谓“挫折教育”是也。
接受惩罚会有两个选项:“从此碰都不碰那件事”和“挣扎着找一个出路。”绝大多数人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
拖延的人并非不努力,只是会花很长的时间去做事,但做的只是很多简单的事。
如果不能控制逃避倾向,再多、再好的任务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任务重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因为重要而困难,也因为困难而重要)永远无法完成。所谓效率,就是在任务完成之后才能衡量的。
对于逃避困难的人来说,因为没有完整完成任务,所以无论花了多长时间,都是没有效率的。
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做不到。
-------------------------------------------------------------------
【为什么有的人好像一直很忙,却总拿不出成绩、做不出成效?】
我就是这样的,其实不是一直在忙,是不够专注。不能够专注的原因有很多,但却是有逃避的问题。最近我母上大人常常和别人说:“每参加一场考试,就会买了一堆一堆的书,然后没看完就去考试了。找到工作就有鬼咯!”回想起常常夭折的考试复习计划,每每在时间充裕的时候立下“豪言壮志”,三个月后,我只看了半本书。所以常常以裸考的状态去参加竞争激烈的考试甚至是根本就不去考试,因为不会。问题的关键是书本来可以看的完的,题目也是可以做的,只是我内心不想迎难而上。我每每看到复习资料的字就会“痛不欲生”,因为实在是“太枯燥了!”,所以就会有借口告诉自己“嗯,这个先放一放,待会冷静之后再看。”可是冷静的待机时间太长了,拖拖拉拉到了最后一事无成。其实这么一想,有什么好抱怨的呢?所谓的失败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失败的人生际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知且不愿改变。那些“幸运的人”一定是脚踏实地努力过的人,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勇敢的心+及时行动+直面困难+......(未完待续)
PS:写这么多只是为了告诉大家一件事:千万别学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