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来不及遗憾
也许深情地朗诵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痛点,才朗诵了一部分,袁老师就关了手机。他摘下眼镜,却没有找到纸巾,坐在对面的我看到他的眼眶已被潮湿浸润。但他很快调整好心态,说让大家听听这段朗诵,是想告诉在座的人一个质朴的道理,写作要说人话,说家常话,说实话。这篇文章先后在新民晚报,解放日报,等有影响力的大报上发表,并在当年文学报《我心中的完美》征文,五万多封征稿件中脱颖而出,夺取特等奖。
更让他欣慰的是,双目失明的女儿既有写作天赋又有后天努力,这些年在报刊上发表了童话,散文,诗歌,小说等大量文学作品,先后出版了《一个盲童作家的内心独白》、《袁靓瞎聊集》、《我用盲笔寻找光明》等书籍。并接受参与了云南卫视《人生》栏目录制50分钟访谈,安徽卫视《家人》专题节目,深受观众喜爱和尊敬。
我们被他感动,被他女儿的坚强感动,有人已热泪盈眶。其实每个人都有遗憾,关键是不能让遗憾变成包袱,变成负担,变成压在心里的一块石头。
和袁老师的即兴讲座不同,叶振环老师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不仅深入浅出地把自己的散文创作体会与大家分享,还列出了六条有关文学创作应有的态度和常见的瑕疵,六条里还分了若干小条,且条条是道,条条有理。他说自己是通过写新闻报道和采访,然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他认为新闻写作是散文写作的基础,并讲了新闻通讯的要点,提出了他的想法和建议:作为一个有良心、有觉悟的作家,一定要讲政治,不要被“三俗(庸俗、低俗、媚俗)”所左右,不能人云亦云、跟风而作,更不能用有负时代。叶老师说他当兵在北海舰队,当地的辽宁日报,大连日报,中央广播电台,都发表和播出过他的文章,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上过《解放军报》。
我想,叶老师的遗憾算不上遗憾,是在追求完美的一个极致。
讲座结束,大家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互动,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中国作协会员、《上海散文》主编沈慎裕老师;江苏荷兰花海文学总社常务副社长、上海金秋文学社副社长陈敬标在作了互动发言。
而说到遗憾,我也有,不敢发声,不敢积极互动,在他们面前,没底气支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