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市场考察,让他发现了重要商机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44期“考”专题活动。
朋友阿良在县城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饭店,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就像“鸡肋”一样,关掉又可惜,不关又挣不了大钱。两口子就这样死守了三年。
一次偶然的机会,阿良被朋友生拉硬拽到省城考察饭店经营。跑完省城昆明后,准备再到附近的县城去转一转,阿良和朋友第一站首选宜良,听说那里的烤鸭生意不错。
阿良和朋友到了宜良,算是大开了眼界,整个宜良县城,到处是以烤鸭为招牌的饭店,大中型食府,小饭店,农家乐,甚至路边摊,烤鸭真是无处不见。阿良和朋友选了一家相对高档的食府,三个人一人先点一只烤鸭。先给他来个一吃为快,其他就点了一些素菜。
烤鸭一上桌,每人一只,抓起就吃,宜良烤鸭可不是徒有虚名。吃起来外酥里嫩,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鲜嫩爽口,飘香四溢。朋友只顾大口吃肉,高谈阔论,对宜良烤鸭是赞不绝口。可阿良却边吃边在心里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阿良在开饭店初期,就在饭店门口放了一个烤鸭子的锅炉,只是苦于一直没有适合的烤鸭师傅和美好的烤鸭市场,烤了一段时间后,挣不到钱就闲置了下来。于是阿良暗下决心,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把烤鸭生意从选鸭、烤鸭、配料到经营全部搞得一清二楚,回去重新开始卖烤鸭。
当天晚上,阿良建议在宜良留宿一晚,他有充足的时间摸清楚所有的细节。当他打听到就在宜良县城里,有一家老字号烤鸭店时,阿良决定前往一探究竟。原来这家老字号烤鸭店,不但经营烤鸭,而且还向社会招收学员,传授烤鸭烤制和经营技术。
阿良毫不犹豫的就报了名,880元学费,学习时长一星期(学不会可以无限延长,直到学会为止)。
第二天阿良送别了朋友,一头扎进老字号烤鸭店,认真学,用心做。原本就有饭店经营和烤鸭基础的阿良,学习起来一点就透,一教就会,一说就通。一个星期,他完全掌握了烤鸭的腌制、烘烤、蘸料配制、烤后经营等技术,同时联系了生鸭进货渠道。
一星期后,呵良满怀信心和期待回到了自己的饭店。说干就干,第二天生鸭一到货,阿良就像模像样当起了烤鸭师傅。第一锅出炉,阿良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只试吃,可由于火候没掌握好,口感与在宜良时吃的相距甚远。只好降价处理。
第一次烤鸭失败,虽然没给阿良带来多少打击,但还是给他敲响了警钟,要想成功,还得再研究,再试烤。阿良再一次打电话到老字号烤鸭店询问细节,经过一整夜的思考分析。第二天继续试错,但减少为每次烤三只,卖不出去就自己吃。经过反复的研究实验,终于在第十次烤制后,阿良找到了老字号烤鸭店的感觉。
阿良决定扩大规模,满炉烤制,开始几天,一天卖一炉,有时还剩一两只,但比以前饭店开业时好多了,阿良满怀信心继续烤。
一个月后的一天,恰逢中秋节,阿良也做了充分准备,准备了两烤炉的食材。可让阿良没想到的是,那天突然来了很多人,两烤炉烤鸭老早早就一抢而空。而且还有好多顾客是希望而来,失望而归。
中秋节之后,也许是那天卖得多,顾客吃到了不一样的口感,会有很多顾客慕名而来。阿良终于看到了烤鸭生意的希望,决定扩大规摸,每天增加到两炉,可还是不够卖。阿良只好再增加烤炉,每天增加到三炉四炉。
从此,阿良的烤鸭在我们小小的县城,占据了大半个县城,阿良的烤鸭生意火了,虽然很辛苦,但赚得也多,阿良决定关了饭店,专门做烤鸭。
阿良每次闲聊,都感叹的说“做梦也没想到,一次误打误撞的考察,居然成就了我的烤鸭生意”。言外之意,他还是很感谢他的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