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P1-77)
还有一段时间,孩子就要接到身边来了,老母亲高兴的同时更多的是焦虑,该提前做点功课,迎接小魔王的到来!尽可能多地去弥补那些错过的陪伴,迎头赶上当下的成长。
一、重要的模仿期。
孩子在自我意识萌发之前,有一个重要的模仿时期,即孩子领悟掌握了某种行为,通过不断重复,将其内化成自己能力的时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诺诺喜欢重复一个场景,即背着自己的小书包,和奶奶说拜拜,然后开心大方地走出大门,当然过一会她会自己回来,然后再重复。这个行为,就是妈妈从开始上班一直至今在做的事情。她原封不动地演绎了一遍,很高兴,她把妈妈地热情也模仿过来了。
孩子由谁抚养,带孩子的人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将对她产生深刻地影响。当她遇事总是性情急躁时,反思下抚养人,是否经常也会如此。当她不礼貌示人时,大人应该反思下,是否要告诉她或者用行为告诉她,对人应该热情礼貌。当孩子特别爱干净,反观抚养人,肯定是位爱干净地人。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所有的言行与是非观,折射出父母的影子。
如若想要一个好宝宝,你首先得是一位合格的好父母。
二、让“不要”远离孩子,和孩子多说肯定句。
由于行走和语言的出现,2-4岁的孩子开始探索世界,要求独立性,要求我自己来。喜欢按照自己的主张做事,不受大人的约束。当大人说不要时,会激起他们逆反心理和本能反抗,或者通过反抗引起父母注意。
我们尝试将不要,改成要,从否定,改成肯定。多试几次。让孩子感受到尊重,愿意做一些事情。
“不要打小妹妹”---“你可以轻轻地摸摸小妹妹”
“不要动,你会把碗摔碎了”----“小心拿着,轻轻放在桌上”
“不要到处乱跑,回来吃饭”-----“咱们好好吃饭,一会妈妈要收拾了就没得吃了”
.....
三、你建议,他“选择”。
孩子逐渐有自我选择意识,父母这时候应该让孩子参与进来,让他们感受到尊重,觉得自己有能力掌控一些事情,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案例:家里来客人,3岁孩子不肯喝牛奶,闹着要喝大人的碳酸饮料。你怎么做?
你可能的回答:可能哄骗孩子,可能训斥孩子等。。。
一位父亲的做法:你喝完了牛奶,可以在我被子里喝一口饮料。
四、主动示弱,满足孩子的成长欲
每个孩子天生就有很强的成长欲望,弗洛伊德管它叫“生本能”,蒙台梭利叫它“精神胚胎”。如果我们处处表现得无所不能,孩子成长的动力就会被压抑和弱化。
案例:带孩子外出,孩子走累了,说妈妈抱抱我。这时候,你可以做出很累的样子说:妈妈也累了你要腰都直不起来了,你能牵着妈妈的手一起走吗?
五、自我意识越强的孩子反抗性越强
埃里克森的人格心理学认为,人格发展到第二阶段(2-4岁),儿童面临自主感对羞愧或疑虑的心理社会危机。
美国心理学家利伯特做过一项实验,在3-5岁的孩子中选择100名反抗性强和100名几乎没有反抗行为的孩子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反抗性强的儿童中,有80多人在生活中表现得有主见,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意志力顽强;而在另外的25名孩子中,仅有25名孩子具有这些优点。也就是说,越是反抗性强的孩子,他们在将来越是能发展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对待反抗性强的孩子,父母应当以身作则,切勿以暴制暴,足够地耐心,想办法做出正确地引导。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一次成长,给孩子时间成长,也有自己空间反思,调整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好榜样。
六、尊重孩子的想法
皮亚杰认为,成人和孩子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思维存在质地不同,孩子有自己的思维习惯方式逻辑,当成人以自己的思维方式作出结论,并训斥孩子,这是不尊重孩子,扼杀孩子天性的愚蠢做法。
案例:一位幼儿去上学,带着妈妈准备的蓝色帽子眼泪汪汪很委屈,老师询问原因,原来他喜欢红色帽子,妈妈认为黄色更搭,也考虑到了天气,唯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想法。在大人眼里不值一提的事情,在孩子眼里却是天大的事情。
李开复博士在做博士论文时,选题与导师的意见不一致,他鼓起勇气和导师说了自己的想法,导师说,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如果父母能像他的老师一样,允许并培养孩子用不同的观点看问题,摒弃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一定能培养出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