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性格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养成?
我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六七岁后,孩子性格基本定型,他是什么样的性格秉性会一直持续到老,不会改变,所谓江山易老,秉性难移。
祖先的遗训能流传至今,必然有其合理性。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他们收集了1000个三岁幼童作为观察对象,把他们按照性格特征分类,26年后,这些孩子成年了,专家们对他们的性格对比发现:
小时候“充满自信”的孩子长大后依然是开朗,积极,活泼,领导欲强。
小时候“沉默寡言”的孩子成年后要比一般人更会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小时候就“坐立不安”的孩子成年后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与其他人相比,他们更容易苦恼和愤怒,容易紧张并产生对抗情绪。
小时候“自我约束”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的性格基本和小时候一模一样。
这一实验结果公布后,引起国际育儿学术界的轰动,为三岁看大这一说法提供了有利的科学依据。
这个实验通过数据证明了一个说法的合理性,但是性格形成背后原因是什么呢?《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这本书给出了孩子性格养成的答案。
这本书初版名称是《童年的秘密》,是瑞士一对夫妻所著,他们是葛安妮和葛碧建。晚年时期夫妻两人变卖所有家产,漂洋过海从瑞士来到中国发展心理学事业。现在夫妻两人已经仙逝,这本书是他们留给中国家长的一份礼物,此书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十周年纪念版。
葛氏夫妻是心理治疗师。见识过他们现场治疗效果的人对老先生的心理学深厚功力佩服有加。老先生的眼睛像显微镜一样看透你的内心,现场患者经常过不了几分钟就会在老先生面前崩溃失态,痛哭流涕。
书中从“人性”角度出发,阐述了一个人好性格养成的关键。
人性包括道德伦理原则和同情心。兽性则充满了欲望,情欲和极端的情感。兽性会驱使人们做一些不可理喻的愚蠢事情。
具备人性的人做了坏事之后会有负罪感和羞耻感,而性格中兽性占据上风的人做坏事后不会有这种感觉。他们不会认为自己错了,不会懊悔自责,还会说:谁让她在我手痒痒时候从我身边经过,我不打她打谁?
2019年五5月,南昌红谷滩地区一个女孩在大街上无缘无故被陌生人杀害。
2020年8月,河南嵩县22岁女孩因为提出分手被前男友当街暴打致死。
2016年,上海冰箱藏尸案。那个杀害妻子并把尸体冷冻冰箱105天的男人朱晓东。
……
这些犯下滔天罪行的人已经不能用坏字来形容,他们就是“恶”的代言。这些人的恶性是怎么形成的?老祖先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难道这些人天生就是“恶”人吗?并非如此。《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中说:出生前以及童年早期的不幸环境和遭遇会让人性中“恶”的果实发芽长大。
出生之前以及童年早期,依恋关系对性格养成的影响
出生之前,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血液循环和妈妈发生链接,他们会感知到妈妈的开心和喜悦,也会感知到妈妈的担心和忧虑。
有位妈妈问医生,自己经常和老公吵架,会不会影响到孩子?
医生说,胎儿在妈妈肚子里能感知到妈妈的喜怒哀乐,妈妈的负面情绪会加剧荷尔蒙分泌,产生有毒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顺着血液通过胎盘转移到孩子身上,对胎儿是有害的。所谓母子共生,不仅仅指身体共生一体,情感上也有紧密联系。
有位朋友说,自己几个月大的孩子发起脾气来,会朝自个脑袋上啪啪地打,这个场景让她很担忧,孕期时,她和爱人生气,怒火不知道怎么发泄就会朝自己脑袋上使劲打,因为肚子打不得,其他地方自己也打不着,就冲脑袋发泄了。没想到孩子竟然出生自带这个动作。
这个真实案例说明了胎儿是完全能够感知到妈妈的情绪的。
童年早期,胎儿在母体内和妈妈的这种依恋关系会延续到出生之后。童年早期的依恋关系是以爱和信任构成的。婴儿通过哭声传递他的需求,妈妈会感知他的饥饿和冷暖,感知孩子的情绪,并把自己满足和幸福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在妈妈爱的温暖包围下,有了安全感。安全感是学习的基础。在安全感之上,孩子才会学习各种人生技能。
孩子小的时候对父母是很依赖的,所有的一切都得依靠父母来完成,除了哭,他们什么都不会,这种成长期比其他哺乳期动物都长。有些父母,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性,早早就开始刻意培养,比如让孩子独立睡觉,在孩子哭的时候坚决不抱孩子等等,还有说法月子里孩子一抱就放不下了,所以不能总抱着孩子,得让他自己躺着。
培养孩子独立这种理念没有错,但是刻意和孩子分开的做法妥当吗?
影星马伊琍回顾自己为了培养大女儿独立的一些做法时,充满了愧疚。
《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中说:
一个人对生活持有积极还是消极的态度取决于生命最初的那几个月,那几个年头。婴儿的头九个月至关重要,对于“联结纽带”的建立尤其如此。人在头两年会学到许多终身受益的重要东西。
如果缺乏适当的联结,无所依附的婴儿就会产生怀疑和深深的愤怒。他所感受到的全是负面的情感。他对别人也没有积极的情感,成了一个没有良心的孩子。他无法建立人际关系,无法学习爱和关心。
那些具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从小要不从未体验过这种依恋,要么只是部分地体验过。他们的联结是不完整的,不充分的。具有严重性格障碍的人在生命之处是“无所依恋”的,因为他们在童年的早期没有机会跟看护者形成一种依恋的关系。
培养孩子一个好性格,父母可以做什么
《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中说
人性培养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事情,需要一个真正具有人性的环境,就是爱和关怀,以及跟唯一看护者(多数是妈妈)建立起稳固而持久的联系。
从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想要培养孩子一个好性格,应该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做起。孕妈妈要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美好的心情,因为胎儿会和你一起感知生活的美。
童年早期时,妈妈要做好最好的陪伴,不要在婴儿早起让孩子和妈妈分离,要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的孩子,才会感知更多的温暖和爱。
也不能频繁更换看护者,宝宝要和看护者之间要有一个长期稳定的联结。
有一个国外的实验报告中说,一个小婴儿一直由一个黑人保姆带着,他已经和这个保姆产生了依恋关系,后来换了一位看护者,所有看护流程都是一样的,但是婴儿就是表现出不安和身体不适。心理学家一一对比不同后发现,这两个看护者虽然年龄肤色包括受到的看护训练都是一样的,但是有一个细节点不一样,就是一位给宝宝洗澡时用右手托着孩子,另一位却习惯用左手托着孩子,这个细微的差别,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却感知到了。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是孩子好性格养成的基础,但也不是唯一的原因。学校,社会,以及人类悠久的文明基础都对孩子好性格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个人的性格养成还有哪些原因
这本书重要是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父母和孩子依恋关系对孩子好性格养成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一个人的性格养成还有哪些原因呢?我也是抱着这个疑问的态度又查阅了其他相关性格养成的书籍。
《性格拼图》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性格养成会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生物遗传,社会环境和个人意识的探寻。
生物遗传是指出生时“从娘胎里带来”的遗传基因。社会环境是指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周边的环境。个人意识是通过自有意志做出决定的能力。
这样就更加全面科学地解读了性格养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