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学,诗歌,共享。读书

高生雅论

2017-03-10  本文已影响124人  八里山人程远河
高生雅论

近来,和诗话有了缘分。先是刘玉霖先生从南京惠寄《扬玉诗话》,上周邻居焦钧阳先生又替我从洛阳名士董高生处讨得《邙麓诗话》。深谢二位先生美意。

和董先生(洛人)有一面之缘。大约是1999年底,他供职的报纸有一次关于古诗词的征文,我应征了。不久接通知去领东西,见到极和气的他。现在知道他比我整整大两轮(24岁),我那时二十多岁,他不但直接向我报上他的名字,而且呼我“程老师”,让我很是不安,有折杀之感。说了三两句告辞,在严冬里心暖暖的。我和报人少有接触,对他们中的傲慢者和冷漠者很是反感。我不知道他主持副刊时编发过我几篇文章,但有一篇改动的四个字让我心服,我疑心是他的作为。

四、五年前,从胥琰老兄处知道了他乃洛阳鼎鼎名士,也在席殊书屋看到他的书。拿起翻翻,太厚,又加心浮,就放下了。

这次得到他的赠书,当然要通看一番。书生情意,远胜白纸几张。逐篇逐字,一个标点也没放过。市声嚣嚣,热浪滚滚,读他书如吃薄荷糖。这是浅阅读时代对为文者的敬重,也让各自心怀中古典美好的情怀进行了一次无声对接。

最有创见的是附录里他自创的49首旧体诗和最前面的论诗绝句二十首。没有华妙高论,没有绝美意境,也不语出惊人,但见识明显高于一般士人,包括正执掌高校文学院的那些所谓权威。他的诗出句自然,语境清奇,收句淡远,大多以理趣做结,有宋诗意而无宋诗之呆板,有杜牧之跳脱和刘禹锡之深慨。胸襟学识都托七言五言,笔墨性情都付绝句律诗,见识当属一流。

我说说我看到的不足。未必对,也许错,但高生自有雅量,远河尽管放怀。

《语言现象》篇,作者也许认为是发现,其实是阅读常识,读诗文多者自可领会。作者解说很是仔细,热肠使然,但有饶舌之虞。

大家哪会被格律藩篱,天才岂会因平仄束手,他的见解与我戚戚,我深深赞同。他喜欢郑王词,那是落败者对名利看透后的冷眼或长叹。此可做散淡老人悟世语,对血气青年必然无益。人不拼搏枉少年,少年不狂让谁狂?

他引说的诗词,我觉得有的不必再解说了。说了不如不说好,人心都有一江桥,眼底文章心底见,涨潮何必问落潮?更有些闲情异趣,不说也罢。诗国雄伟,大道万千,民生疾苦,世道人心,摈弃低俗而歌咏良善,最是我辈该做的。闺阁闲情,幻想奇巧,红粉怨偶,这样的诗和诗话,不写也罢,不读也罢。

我佩服他的直言如我。他批评马金凤独霸舞台该退不退,我说过叶鹏爱站前台压了后生。他说洛阳晚报不懂诗体,我和朋友们也说过编辑水平欠佳,再无梁燕到谢家。的确,洛阳晚报副刊的编辑水平,段惠、张丽以后,不见风华了。李绍周的绝句,多年前读之我曾拍案,为其清响深致。高生提及,与我见解同。绍周虽在北京,但文道不孤,洛阳有知音。

书生风骨,学人识见。佩服他。

若有缘见面,一定说道说道。关于历史,关于天下。看他的山林气,怎化作金石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