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错与爱无关

2022-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寶天天践

所有父母都应该知道,让孩子最没安全感的事情是什么,这也是我们能够站在孩子背后的最基本前提。其实这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害怕三件事儿:父母不要我了,父母不爱我了,父母不满意我。

有时候,我们不满意孩子的表现,就会说,你再这样妈妈不要你了,你再这样妈妈不爱你了。这是我们经常会脱口而出的话,却很少会去思考,孩子对父母的这种表达会怎么想——孩子是很容易把父母的玩笑话当真的。还有,有些父母会对孩子说,你是从垃圾堆里面捡来的,或是别人送的,还有的会说是在医院里面抱错了的。父母们说这种话时根本不会想到,有时候这样的玩笑话会给幼小的孩子造成持久的伤害。

父母评价孩子做的某件事时,需要把对孩子的爱与对这件事情的评价分开,不能混为一谈。无论这件事对还是不对,都不能对孩子说“我不要你了”“我不爱你了”。这是很重的话,父母永远都不要说出这样的话来,否则可能会扭曲孩子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认知,使孩子生活在某种惶恐与不安中。

对孩子的任何批评,一定要具体化,一定要就事论事。在批评的时候要耐心地跟他讲清楚他错在哪,如果孩子一时之间不能理解,下次又犯了这个错误的时候,还是要跟他耐心地讲清楚,因为有些问题并不是一次就能解决的。

所有的孩子,天生就会有不安全感,会对父母说的“我不要你了,不爱你了”这样的话有天然的恐惧感,只有避免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感觉,他才会信任你。所以,保护孩子的安全感,保护他对父母的信赖与信任感,是所有父母都特别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

中国人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比较爱面子。有时候父母会把孩子的学业跟自己的面子关联到一起,当孩子的问题与家长的面子问题发生冲突时,家长很可能会选择站到面子这一边,而不是站在孩子那一边。

有一次,跟一个朋友聊到孩子教育的话题。他说他的孩子现在读初三了,学习成绩出现很大的问题,他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上重点中学,孩子却跟他说,“你如果再这样要求我,我就会去死。”听了这话他很震惊,也有些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就问他,如果孩子考不上你心目中那个理想的高中,这个孩子还是不是你的孩子?

他说是。

我再问,如果孩子甚至连一般的高中都考不上,那他还是不是你的孩子?

他说是。

我说如果孩子甚至连高中都考不上,他还是不是你的孩子?

他犹豫了一下说,是。

我说甚至孩子智力或者身体出现了问题,令他完全丧失了学习能力跟生活能力,他还是不是你的孩子?

他犹豫了更久,最后跟我说,是。

有时候我们总是会一厢情愿地希望孩子达到某一个目标,但孩子不见得现在就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也不见得他会认同父母的这个目标。当我们的期许跟孩子的能力、孩子自身的期许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听听孩子的心声。

有时候你知道孩子犯了错误,很想纠正他,但如果此时孩子已经大一些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可能还像3岁的孩子一样对你言听计从,此时我们的说服教育就可能是无效的。这种挫折感,其实也是父母必须接受的,这也是为人父母者应具有的勇气与担当。也就是说,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首先还是需要去接纳,哪怕那是我们之前无法接纳的。

很多父母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太重了,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这样的家长经常会违背孩子的意志,甚至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实说到底,这反映出的是家长没有勇气直面孩子的失败,也没有勇气面对因教育孩子失败而导致的别人对自己的责难与非议,因为父母自己无法承受由此而来的压力,于是他很自然地把这种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硬性逼迫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不给自己丢人。

在孩子培养的过程中,“预期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并不是父母所有的付出和投入都有正向回报,正如不是所有的投资都是盈利一样。孩子不是父母实现自己未尽心愿的傀儡,更不是旱涝保收,心想事成的“神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