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国学•养生

僵化的模式

2017-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融行

小时候,我鼻子偶尔会无缘无故地流血。九十开外的外曾祖母一见我鼻子流血时,就颤微微地端来一盘冷水,弄湿了手巾,扑在我后脖子上,一会儿后移开。再拿手沾了冷水,在我后颈上拍了五下就迈着碎步走了,我看着她那曾裹过的小脚慢慢地前行时,心里极为郁闷。

我的鼻子还在流血,但她老人家却不管了。

我一直不理解她为何老是只拍五下。在我家里,我父母虽然也是这样的救急办法,但他们总会一直拍着我的后颈,直到鼻子不再出血为止。

有一天,我终于憋不住问她,她说:小孙孙,这是祖上传的,只要拍五下就可以了,因为五是一个止数。

她解释得好象很清楚,但我仍然不明白她为何对五这个数字情有独钟。

直到我后来看了一点易学方面的书,才知道,这个五是土的成数,而土能克水,所以她祖传的数就是这样来的。

而事实上,她的五下对我鼻子没有多少变化。但她还是对自己的五非常有信心。直至有一天,出血过多,不得不由我舅舅背到对面四五里远的地方找医生止血。我朝后看了一眼,外曾祖母孤零零地站在门口,脸上写满了困惑与迷惘。

西游记里唐僧取回真经后还只历尽了八十难,但是如来说了,这不合藏数,于是观音硬生生地再制一难,于是完成了九九八十一难的蜕变。

佛教有很多数其实就是一种数字游戏。比如四万八千法门,三十三天,十玄门,六妙门。而佛陀的光辉形象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四无畏、六神通、十力、十八不共法等等。这些数字在虔诚的佛教徒之间,那是一丝也不能忘记,一点也不能变更。但其实这些数字不过是佛教“表法”的说法而已,远没有那么神圣。所以佛教讲离经一字,即同魔说。但要后面还有一句,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五行之说里金可以克木,那么有人说了,你看你金属的斧子不是可以砍树木么,这就是金克木。如果按这种理解,只有金能克木么?风也能吹倒树木,那么这个风是什么?火也能把树烧死,这火不是可以克木么?虽然这种解释五行生克的模式有着广泛的民众理解基础,但却远离了本来。

中医讲五脏有各自的属性。比如肺为金,心为火,按五行的观念来说,火克金,那么心火如何克肺金?按中医的观点来看,心主血,肺司气,而气虚而血亏,气旺则血强,两者完全是相佐的关系,也就是说正相关。但按五行的理解如何相克理解这种负相关?

同样看针灸的发展史,对于经络,目前在实验室里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测试经络的存在,通过针感或者其它高灵敏的设备来验证经络的存在,而经络就是按古书的十四正经再加上奇经八脉来测试,事实上,这种实验的效果强差人意。

从出土的相关文献资料来看,其实古代也就是唐宋以前,对于经络的运行路线以及如何运行是各家各说,并没有统一。我们再看看内经,关于经络的循行,同样有不一致的地方,比如心经,古时认为是在背部循行,而后来才发展到在腹部循行。针灸专家黄龙祥认为,其实经络的运行线路,只是古人的对于体表与体表、体表与体内肌体相互联系的一种假说。你要从一个假说中找到整个事情的真实,其实并不太可能。

再想想,如果十四正经是唯一的话,那么董氏奇穴的理论又在何处?

为什么经是十二、或者十四条?这正是古人天人相应的理论所致。一年有十二个月,于是人体就有十二条经脉,而天上有二十八宿,于是有十四翻倍就成了二十八。其实人体的经络有多条,但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需要,就把这十二条纳入了体系,其它的就自动忽略了。

另外天有日月,就应了人体双目左日右月,那么人体的双目与日月有什么关系?如果真要探究,我只能说两者只有毛关系!

在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下,很多关系就成了拉郎配。

四柱里很难解释四同八字为何命运不同。因为四柱这一套是一个比较僵化的模式。它只根据出生年月日时的密码去打开潘多拉的盒子,这是一个多么难的事情。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是全世界每秒钟出生4.1万人,那么这4万多人的命运会完全相同?我们现实中观察到的双胞胎或者多胞胎命运会是一样吗?可以说基本上不一样。

对于传统的东西,很多人有一种盲目迷信,总认为古人的智慧可以通天彻地,可能上懂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他们的学说是尽善至美,已无可挑剔,只能求证,不能创新。你没能把握到他们的精髓,没能达到他们的高度,没有传说中的效验,只是你的能力与智慧与古人相差太远。

我倒认为,古人还是人,对于他们创立的学说,我们有的是钦佩,但是不要敬畏。任何古人同样有他们的缺陷,所有传承至今的文化都是千百年来无数代人的智慧结晶,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创立后没有创新,没有发展。

因此不能以僵化的思想对待传统文化。

五行按黄元御的观点五行其实只是描述能量变化的模式,也就是能量变化的五种状态。而后泛化为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这其实远远不是古人的真意了。

同样经络在古人只是因为事实上存在着肌体之间远端点与点之间存着某种联系,比如针合谷穴而使牙痛缓解。为了解释这种点与点的关联而产生了由点及线的描述,从此产生了经络学说。事实上,董氏奇穴就是点与点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与正经不相关,但是治病的作用同样很有效。所以理论游离于事实,但我们后人却胶着于理论罔顾于事实。

古人学问只是建立了一种模式,一种说事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古人智慧的大成。今天的我们要从中找出他们立说的本源,不要盲目迷信古人的这种模式,不要以为这种模式就是与事实无逢对接了,恰恰他们或许只是掀开了事实的一角,遗露了更多的真相。而要完全揭示人身宇宙的奥秘,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前人的事业,这就是我们后人的任务与使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