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梵高 致爱梵高

2017-12-29  本文已影响53人  这是陶子

终于,去看了《梵高》。

在非周末的电影院里,几乎享受了包场的待遇。

故事从梵高死后,前房东发现一封梵高尚未寄出的,写给弟弟的信开始讲起。老邮差差遣自己的儿子去送信,一开始极度抵触的邮差儿子在送信的过程中似乎也在慢慢接近梵高的灵魂。走他走过的路,见他见过的人…

电影的每一帧画面都是一副绝美的油画。我其实本就是冲着这些画面而去。看的时候真想一帧一帧拍下来。看一部事先已知道结局的影片,那么看的过程除了欣赏还是欣赏。

影片的观点和我之前看的一部《梵高传》还是异曲同工的。虽然影片做了艺术加工,为了把事情讲清楚,不得赋予某些角色一些特殊的意义,比如加歇的女儿。事实上,梵高的真实境遇比影片里表现的还要糟糕,真正是孤独而不被理解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世人不理解梵高,相反,人们认为他是疯子,从不对他宽容以待。他的家人认为他是负担,友人受不了他的脾气对他敬而远之,而素不相识的路人也会因为他的“怪”而嘲笑他甚至欺负他。讽刺的是,在他死后却名声大噪起来,似乎他的死成就了他的传奇,他的死才让人们耐下心来,仔细看一看梵高,听一听他的心声。似乎他的死才让人们宽恕了他的古怪、他的孤单和他的坏脾气以及他身不由己的疾病。

我曾经想过如果我身边有一个像梵高这般的人,我会是如何对他的。遗憾的是,我大概也会避之唯恐不及。他真的不是个容易相处的人。

多么讽刺。

他们,哦,不,我们,我们都辜负了梵高。我们希望能有出类拔萃的艺术,却不能因此容忍出类拔萃的人,只因为那种“出类拔萃”跟我们习惯的方式不一样。

梵高,所思至深,所感至柔。

你所经历的一切,也许是你所创造的一切的代价。

(孕期描了一副数字油画,梵高的其中一副向日葵)

(用星空手机壳向梵高先生致敬)

(这歌写得真好…)

(偷偷地拍了一帧)

(包场…)

(看完电影那天写的手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