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我看的那七本书
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
开学三个月以来,我只看了七本课外书。
其中,有六本都是五月份之前的那两个月看完的。是的,从五月初到现在的五月二十二号,我才看完了一本书。
18年的自己还无忧无虑。19年,我忽然觉得很迷茫,在大学里,感觉自己在混吃等死,所以我决定提升自己从阅读开始。
本来计划的是一周一本课外书,可是,我没有做到。
我不想找借口,真的。
我不想说什么因为我要考证,三月份的计算机,四月份的学位英语,五月份的初会。这些都不能成为借口,因为我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复习它们。
我有很多的时间去看书,但是我没有。
社会有种怪现象,那些在努力的人,总是会被嘲笑。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在我决定开始努力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身边质疑对我的影响。
每当我开始学习看书的时候,耳边总是想起“呀,你开始看书啦?”
“你去哪儿了?是不是又是图书馆。”“嗯。”
“看吧,我就说她去图书馆了。”
我想说,努力一定要赖得住寂寞和孤独。选择了努力,就会把时间分给努力,相应的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
有些人努力,可以带着身边的人一起努力,但我本身不属于那种号召力强的人,身边的朋友可能也并不想和我一样,所以,只有我一个在默默的缓慢前行。
直到现在,那种前行感觉正在停止的边缘。
但是我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不想放弃。
贾平凹《自在独行》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尘世人并不会轻易让一个人孤独的,群居需要一种平衡,娠妒而引发的诽滂 、扼杀、羞辱、打击和迫害,你若不再脱颖,你将平凡,你若继续走,终于使众生无法赶超了,众生就会向你欢呼和崇拜,尊你是神圣。”
每天都会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早起,今晚一定要早睡,定了睡觉和起床的时间,却很少能够做到。
有时候,自己也会埋怨自己,为什么这么不长记性,为什么就是没有做到?但是,仔细想想,虽然每次都没有完成目标,但是比起以前,我确实有了进步,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安慰呢?
今天写下这篇文章,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检讨,回忆这三个月,我确实不够努力,但是无论怎样,我也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就算很慢,也是一种进步不是吗?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看的七本书:
1.《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李尚龙(这本书真的是强烈推荐,建议不怎么喜欢看书的朋友可以先从这本书入手。)
2.《趁早把生活折腾得与众不同》•树獭先生(有很多感觉不错的话语,但是感觉没被作者高度概括出来。)
3.《拆掉思维里的墙》•古典 (书的内容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拆掉思维里的墙,强推)
4.《看见》•柴静 (主要讲述作者个人在工作中的成长)
5.《干脆,我来说》•巫昂 (这是一本诗集)
6.《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第一章深深地吸引到了我,那只猪挺可爱)
7.《自在独行》•贾平凹(讲了生活、人生,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到,在这里写一句原文的话:独行是一场心灵的隐居,真正的洒脱来自内心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