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生鲁青的文字世界成长励志散文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2019-03-14  本文已影响42人  鲁青_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我的团长我的团》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我的团长我的团》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炮灰团团长龙文章,籍贯不详,炮灰团第一任团长,《士兵突击》中饰演老A的队长袁朗。团副兼传令官兼翻译官孟烦了(liao),北平人,被龙文章忽悠来的,《士兵突击》中饰演钢七连三班长史今。机枪手迷龙,东北人,小说中并没有交代他的姓氏,报名时他说自己叫张迷龙,《士兵突击》中饰演钢七连连长高城。有人说迷龙姓张是因为演员本身姓张,反正迷龙不姓迷总要有个姓,也有人说迷龙一心打回东北,而丢掉东北的人恰恰姓张。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李四福(要麻),川军团重枪二连下士;康火镰(康丫),山西大同,打过仗,十七整理师运输营准尉副排长;谷小麦(豆饼),河北保定,新编五十一师辎重营上等兵,打过仗没上过学,十九了,当了五年兵;林译,上海人,少校,没打过仗;马大志,最早参加过徐州会战,粤军步兵连下士,《士兵突击》中饰演红三连五班班长;李连胜,老家辽宁锦州,东北军少尉排长,打过仗(迷龙说,“你打过很多败仗。”);邓宝(不辣),湖南人,打过小东洋,没有上过学,第七步兵连上等兵,《士兵突击》中饰演许三多二哥。兽医,炮灰团唯一的一生,从来没救活过人,《士兵突击》中饰演许三多父亲,“突刺刺。”

       我说,等我看完了《我的团长我的团》一定要写点什么,可是等我看完了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了。他们总喜欢拿《团长》和别的电视剧去作比较,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还有人说《团长》是中国的《兄弟连》,我只看过《我的团长我的团》,它就是《我的团长我的团》,别的什么也不是。它讲述的是炮灰团的炮灰们和他们的团长龙文章的故事。

        故事从哪里说起呢?就从那场那场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的战争说起吧。日军妄图切断电缅公路这条当时中国唯一的国际救援线,于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炮灰团的炮灰们,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召集起来去了缅甸战场。

李连胜,迷龙总是叫他李乌拉,炮灰团里除迷龙外唯一的一个东北佬。炮灰们进入缅甸的第一天夜里,乌拉死在了迷龙面前。迷龙背着他的尸体走了很远的路,直到团长告诉迷龙,乌拉早就死了,尸体都僵硬了。迷龙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同乡,报名那天,迷龙一个劲地骂他,嘲讽他。李乌拉知道去了缅甸就回不来了,迷龙也知道,所以迷龙骂他,不想让他去缅甸。

         要麻,炮灰团里唯一的四川人,报名那天他们说,只要还有一个四川人在川军团就没有死光。入缅的第一天白天他们遭受了日军的伏击,川军团最后一个四川佬也死了,死在了异国他乡。提起抗日战争我们不得不提四川,川军在抗日战争中付出的牺牲我们永远铭记。向每一个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川军将士致敬。

        他们都叫团长“死啦死啦,”炮灰们是被死啦死啦这个假冒的团长从缅甸骗回来的,他说,“我带你们回家。”团长叫龙文章,团长是假的,名字也是假的。没有人知道死啦死啦是哪里人,按照他的说法——中国人。死啦死啦在很多地方生活过没所以他会说很多种方言。

        有人说,团长不是那个时候的人,他是从现在穿越回去带炮灰们回家的。死啦死啦站在队伍的旁边大喊,“走啊,我带你们回家。回家不积极,脑子有问题。”他带着自己连哄带骗拉起来的一千人的队伍走到了怒江边,可是这一千人却没能度过怒江。团长说他记着自己在南天门欠着一千座坟。师长说团长是个“妖孽”,后来炮灰们一步一步成为了这个“妖孽”的亲信。

       炮灰们在在遇到团长之前打过很多仗,但都是败仗。他们都是溃兵,被打败了从各个地方一路溃逃到了西南。,在一场场的溃败中他们的很多战友牺牲了,但是他们没有死。在那个年代,死比活着容易,但是没有人想死。“我们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非除此以外的任何其他的东西。”(余华《活着》)。炮灰们永远穿着破旧的军装,用的武器是精锐们淘汰了不用的,他们甚至连饭吃的也和精锐们不一样,但是他们在战场上流过的血比那些装备精良衣着光鲜的精锐们多得多。

       他们说《团长》表现的不是战争,而是战争哲学,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最高的境界就是反战,可是战争不是我们发动的,所以我们需要用战争来终结战争。市长问团长,“你想要什么?”团长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想要事情是它本来的样子。”团长很少一本正经,他总是疯兮兮的,这是在审判他的时候他说的。战争破坏了事情本来的样子,于是他们投身于战争,还它一个本来的样子。

“炮弹打不下春苗般的生机,

铁翼下的种子徒生些抗力

应声站起来大时代的战士

高塔般竖立在我们的土地

什么力也瞬灭不了火炭般的眼睛

什么声也遮蔽不住愤怒的吼声

烟火里孕育着复兴的幼芽

真的,生存要从死里来争取

鲜血培养起自由之花

我们要在暗夜里竖立火炬。”

       小书虫说,“我居然要看书才知道,原来我不信过的好多东西都是真的,原来我们以前真的那么辉煌,开阔,骄傲,无畏,不拘一格,包容世界。禅达人没桥也修出了铜钹,我们的祖先没榜样可走了整整五千年。可我居然要看书才知道,不是从你身上看到也不是从我身上看到,那就是出问题啦,要改。”小书虫认为,要改变思想,要相信希望。“咱们国人从来就不缺少理想和创见,就是太爱安逸了。为了一个安逸,几万万人就为了一个安逸。”

       死啦死啦:“我今天说连师座都没逃过爱安逸的毛病。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就这毛病。”

       我喜欢迷龙,因为他是钢七连的连长高城。炮灰们报名去缅甸杀鬼子,迷龙也想去,但是他还有一屋子的家当,所以他故意把家当输光了,就和炮灰们一起去缅甸了。迷龙每天欺负李乌拉,打他骂他,可是李连胜死了的时候,迷龙像丢了魂一样,背着他的尸体走了很久。从东北到西南,米龙没有了家,现在没有了唯一的同乡。炮灰们就是这样,平日里互相欺负,到了战场上是生死相依的袍泽弟兄。烦啦被精锐们欺负的时候,迷龙拿着砖头第一个冲上去,后来攻打南天门,迷龙说,“烦啦,你别怕,我就在你后边呢。”

          《团长》是《士兵》的前世,《士兵》是《团长》的今生。看过《士兵突击》的人再看《我的团长我的团》,会有另外一种感情在其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康丫死的时候,炮灰们围在他身边。康丫说,“我想照镜子,我以前开车的时候天天都能站镜子,好久没照过了,我都记不得自己长什么样子了。”可是炮灰们没有镜子,他们把残损的刺刀拼在一起,康丫说“看不见。”康丫在的时候炮灰团没有车,炮灰团有车的时候,康丫不在了。

       兽医死了,就死在烦啦面前,他被日军的炮弹炸下了悬崖。兽医死了,全团的人都像发了疯似的朝着对岸的日军开火,团长不停地喊着“放”,终于炸掉了那个害死了兽医的炮兵阵地。兽医死了,日军一定以为他们炸死的是死啦死啦,因为即使是他们在对岸辱骂师长的时候,炮灰们也没有开过一枪。迷龙跪在兽医的尸体前嚎啕大哭,烦啦沉默不言,他一定在后悔自己写了嘲讽兽医的纸条。

        炮灰们都怕死却也都不怕死,烦啦说,“谁不想活着呢,我们都不想死,但是死得有个死法。”他甚至当过好几次逃兵,但是为了这些出生入死的炮灰们,他不逃了,选择和他们一起死。

       《我的团长我的团》: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