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尘读书会——阅读成长❤️❤️🌅🚀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心穷

2019-06-15  本文已影响18人  柳含湮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有经商的天赋,故此对于经济领域的人物关注甚少。还记得11年前,恰逢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市面上有一套三十年经济人物传记。彼时,我身边那个汉子特别喜欢阅读那一类书籍,任正非、柳传志、牛根生这一个个鲜活的中国经济人物就是那时候从他的口中进入我的耳中,存入脑海。

阅读吴军的《见识》有一种倾听智者谈话的亲切感,这并不是说本书的内容絮叨,而是说书中讲的很多道理是都直入要害。我用了一整个下午一口气将它阅读完,这个过程中我会时不时微笑附和,也会在自己认同的句子下面画横线。本书让我最有感触的地方就是其中的第54部分《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

作者不认同“小时候穷,一辈子穷”这句话的观点,我也不赞同。我自己就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女孩子,如今虽然不敢说是功成名就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我实现了阶层的跃升和原始财富的积累。虽然我目前还没有达到富裕的程度,但是也绝对不是最底层的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

通过观察和总结,作者发现活得诸事不顺的人有三个共同的问题: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作者认为,这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如果没有钱,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获得,但是缺乏见识、爱和规矩这三样东西,后天再去获得的难度就非常大了。我赞同作者的观点,我认为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心穷。

我的前任和我一样出自农村,也是通过读书一步步走到了城市。可是在城市生活了十多年的他,骨子里其实并没有改变穷人的思维方式。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在外出打工这件事情上,我是赞同爸妈出来挣一点点小钱的,更多的是他们可以接触外界。但是他不愿意自己的父母出来打工,认为在家看门种地更重要。

因为这件事,我们曾有一次交谈,我问他:“你爸爸为什么不出来打工挣钱呢?”他很坦然地告诉我:“我爸要在家看门呀。”我并不理解:“门有什么好看的,又不会有人把你家门背走?”他显然有点气愤:“是不会有人把我家门背走,但是会有人偷用我们家的锅碗瓢盆呀。”听到这里,我突然不想和他争了。

同样地,我们两家的家庭条件相差并不是很大,但是在接人待物上,我更愿意付出,喜欢给周围的朋友送礼物。而他不会,他会计较付出与得到之间的差距。如果将这种思维投射在商业运营上,我想我是一个比较愿意在客户关系上投入的人,而他是一个抓住眼前现实利益的人,那么我们的分歧其实早就存在了。

我们最终分手的直接原因其实也是这个,就是他更注重眼下实际的利益,我更看重长远的经营。在他出国留学的两年间,他竟然因为国际长途电话费高从未跟我的父母通过电话;而我在父亲节母亲节的时候还曾给他的爸妈交过电话费。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我对这个人的上进心动机有了深深的怀疑。

后来,我曾经和我父亲就打工的问题做了一次交流,我们假设一个人一个月可以挣两千块钱,那么要在农村置办一套厨具也将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假设一个人一年可以工作十一个月,那么他拿出一个月的工资来添置家里缺失的物资,那么也还有十个月的工资会作为盈余存下来,这样算来也还是稳赚不赔的事情呀。

可能,对于有的人来讲,“贫穷可能会在短期内使物质条件差一点,但是并不影响父母在见识、爱和规矩上培养好孩子。”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因为穷的太久了,眼界已经被局限了,思维方式也固化了,再不懂得如何最有效地做事了,这种人想成功可能很难。所以,一个人命运的改变,首先需要“见识”的提高。

目前,中国人恰好处于一个好时代,我们应该紧跟趋势,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见识提升眼界,多看一些有营养的书,多向自己各业里的精英靠近……切不可让小时候的贫穷在心里生根,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名人传记,借鉴时代领航者的经验,甚至是付费听取一些课程,努力扩大眼界提升见识,滋养身心,逆风翻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