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自留地简友广场读书

姓氏(二)

2023-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阿录0502

最初只有经过天子册封才能获得,在当时是无上的荣耀。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开始泛滥起来,获取式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种:

一、以国名为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诸侯国秦、楚、赵、韩、燕等等都是常见的

二、以邑为

诸侯国内会进行再次分封,很多卿大夫就把自己被分封的土地称为采邑,他们的子女们就开始以采邑为

比如楚国的左司马沈朱良就分在“叶邑”,他的后世子孙就自称为氏。

第三、以居住地为,比如说东郭、南郭、西门、东门等等。

第四、以国君的关系为

比如说商鞅,他本姓姬,公孙氏。可是因为后来他是卫国国君的后代,所以他又被称为卫氏(卫鞅)

五、以兄弟次序为

比如说老大叫“伯”,或者“孟”,老二叫“仲”,老三叫“叔”,老四叫做“季”等等。

第六、以官职为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司徒、司马,这些都是因为祖上做过司徒、司马等高官的。

第七、以职业为,比如巫、卜、陶、屠等等。

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废除了六国贵族的身份,贵族和平民之间没有了贵贱之别,原有的姓氏体系才逐渐被废弃。

有人开始以,姓和氏逐步合流在了一起。到了西汉司马迁做《史记》的时候,干脆就不区分了。

所以从太史公开始,中国的姓氏正式合二为一。既是也就是,再无贵贱之别。

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姓氏,孔子的后人就把自己祖宗响彻全国的“孔”氏作为了自己的,并且一直流传下来。

(资料来源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