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力量

2023-09-02  本文已影响0人  桐禾

“心理赋能”很多时候靠的是语言的力量。因此与孩子交流问题前,家长或者老师必须仔细斟酌如何表达才能起到效果。

今天早晨听直播课的时候听到有一位家长在说:她孩子告诉她数学考了90分。后来这个妈妈帮孩子整理书包的时候发现他只考85分。后来她质问孩子,孩子的回答是那5分他会做的,只是算错而已。

就这一件事情,智慧的妈妈和平庸的妈妈之间处理方式截然不同,结果当然天壤之别。

一般普通妈妈总会揪住他撒谎不放。错了就是错了,下次不可以这样。非常简单粗暴,没啥情感在里头。

而智慧妈妈的处理方式会更深入人心。首先问清楚说90分的缘由。然后会共情:你把85分说成90分,内心也一定是忐忑不安的 ,宝贝你很想给妈妈一个满意的分数,冒着这样的心理冲突也要让妈妈开心,是吗?妈妈真的很感动。

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把试卷上自己能做的题目全部正确地做出来。这样母子一条心,不仅相互之间没有埋怨,问题也不只局限于对错,而是把“撒谎”这个事情变成有价值的事件。

“对错”放一边,我们寻找事件的意义和有价值有闪光的地方,这样孩子才会放开手脚敞开心扉,自信地往前走!

其实说说简单做做难。老师和家长都需要内心放下很多东西才能做到真正地关注他们的内心。当我们面对一次次测试,成绩分析时,被校长批评时,心理是否会焦虑紧张而不知所措呢?

当听到别人家成绩达到多少多少分数时,你家长是否也会心不定神不宁了呢?我相信绝大部分是的。

因此是我们的不行导致孩子的不行。是我们的局限性限制了我们的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