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我的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育在中国的学科教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关乎语文教育的内容和性质的争论一直是语文教育中最火的论点。在如今快节奏的高要求的教育背景中,“语文教育应该教什么?”之类的问题值得我们这些准教师去深思。
语文教育应该教什么?
关乎教育对于受教育者的影响,在如今的社会要求中更多的倡导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但《教育基本原理》中关于教育是这样定义的“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样的教育定义明显注重于学生共性培养,教育更注重于阶级性。在这样的教育大背景之下,语文教育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便愈加显露,形成了教育大纲和教育本质严重脱离,教育口号和教育具体实施严重脱离的现象。
在我的语文教育观念里,语文教育分为“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
在“理想”的层面里,语文教育的受教育对象只有学生这一主体,抛却所有外在的,附加的社会要求,学生不是社会教育实验中的“小白鼠”尤其注重于学生的个性培养。所谓“愚者看表象,庸者看现实,智者看希望”我希望语文教育可以给予学生智慧和美的享受,给予学生语文的视野和健全高尚的情操。使学生自己去探索语文学科的世界的美好,让学生在文学经典名著的熏陶下培养自己的语文审美,培养形成学生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壮志。
在“现实”的层面里,在响应为祖国培养“共性”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的前提下,语文教育要注重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课改后关于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争论喋喋不休,甚至有教育者提出抛却“工具性”,只注重“人文性”。这样做陷入了片面性,必然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败俱伤。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理由,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历练之。”训练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指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是语文科的专责。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恰切的做法是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语文教育应该教什么?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它可以隶属于不同的阶级和角度,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去抉择,如何在社会全体对于教师教育的评价认知和受教育主体—“学生”当中抉择。我的语文教育观在“理想”和“现实”的层面去分析,但我更愿意在“理想”这一层面将我的语文教育观念分享给大家。我也迫切的希望整个的教育大环境可以发生“以学生为主体”的“由内而外”的大变革:学生成才不属于阶级,而是属于自己,属于知识。
“理想与现实“—我的语文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