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3 思维种子 y = f(x), x ∈ X, y ∈
2017-06-03 本文已影响49人
适合自己的最好
3. 思维种子 y = f(x), x ∈ X, y ∈ Y, f ∈ F
y = f(x), x ∈ X, y ∈ Y, f ∈ F
3.1 思维种子解读步骤
3.1.1 解读预览
- 6个关键词对应现实的关系:
- 定义域X = 客观因素集合
- 例如:人、设备、文档资料、汇报内容等;
- 值域Y = 客观结果集合
- 例如:成功的项目、失败的项目、成功的汇报、失败的汇报、延期的汇报等;
- 对应法则集合F = 对应法则集合
- 例如: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5W2H、业务流程重组等;
- 自变量x = 某个或多个客观因子
- 例如:团队、设备等
- 因变量y = 某个客观结果
- 例如:成功的项目
- 对应法则f = 某个对应法则
- 例如: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 定义域X = 客观因素集合
3.1.2 思维种子-解读步骤一
- 解读步骤一:对定义域X、对应法则集合F、值域Y的解读;
- 解读原则1.1:
- 1.1.1 针对定义域X主要依赖对客观因素的分析、汇总、整合等能力。
- 1.1.2 针对对应法则集合F主要依赖对法则的学习、运用、系统性掌握等能力。
- 1.1.3 针对值域Y主要对定义域X的认知和对对应法则的灵活运用、严格遵守等能力。
- 重要性排序:
- 对应法则集合F > 定义域X > 值域Y
- 能力对应排序
- 对应法则的系统学习能力>客观因素的分析能力>使用客观因素灵活运用对应法则的应用能力
-
注意事项:
- 主要是对个人的分析等能力的考察;
- 主要是对个人的整体知识等能力的考察;
- 主要是对个人的结合实际情况的运用等能力的考核;
- 解读原则1.1:
3.1.3 思维种子-解读步骤二
- 解读步骤二:对自变量x、对应法则f、因变量y的解读;
- 解读原则2.1:
- 2.1.1 首先从值域Y选取预期因变量y,基于对对应法则的理解能力,其次从对应法则集合F选取对应法则f,最后从定义域X分析获取正确的自变量x,最终计算因变量y1。将因变量y1与预期因变量y对比。
- 2.1.2 首先从值域Y选取预期因变量y,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其次从定义域X分析获取客观因素中的自变量x,最后从对应法则集合F选取对应法则f,最终计算因变量y1。将因变量y1与预期因变量y对比。
- 2.1.3 基于2.1.1和2.1.2,对原则2.1结果分析:我们认为达成预期因变量y,可能存在多种x与f组合;例如:组合 y=f1(x1);组合y=f2(x2);。。。
- 解读原则2.2:
- 2.2.1 首先从值域Y选取已知因变量y(已知因变量y可能是正确结果或者错误结果),基于对对应法则的理解能力,其次从对应法则集合F中选取任意对应法则f,最后从定义域X中选取任意自变量x,通过任意自变量x经过对应法则f的运算获取的因变量y1。当因变量y1=已知因变量y,即可确认自变量x与对应法则f。
- 2.2.2 首先从值域Y选取已知因变量y,已知因变量y可能是正确结果或者错误结果,基于对客观情况的分析能力,其次从定义域X中选取任意自变量x,最后从对应法则集合F中选取任意对应法则f,通过任意自变量x经过对应法则f的运算获取的因变量y1。当因变量y1=已知因变量y,即可确认自变量x与对应法则f。
- 2.2.3 基于2.2.1和2.2.2,对原则2.2结果分析:我们认为在已知因变量y的情况下,需要首先确定自变量x或对应法则f,并分析可能性的唯一对应法则f或至少一个的因变量x。以便能够明确的说明已知因变量y产生的因素及过程。
- 解读原则2.3:
- 2.3.1 首先从值域Y选取正确的y,其次从对应法则集合F选取正确的f ,最后从定义域X选取正确的x 。
- 2.3.2 基于2.3.1,对原则2.3结果分析:我们认为此时整个函数关系式已经成为一条标准的工作流程。
- 解读原则2.1:
3.2 思维种子解读表
-(唯一因子集合:✔ 多选因子集合:❍ )
image.png3.3 集合X、F、Y取值范围示例
3.3.1 定义域X-取值范围示例
image.png3.3.2 对应法则集合F-取值范围示例
image.png3.3.3 值域Y-取值范围示例
image.png3.4 值x、f、y解读步骤
3.4.1 制定计划步骤-解读
制定计划步骤-解读.jpg3.4.2 回顾反思步骤-解读
回顾反思步骤-解读.jpg3.4.3 标准流程步骤-解读
标准流程步骤-解读.jpg3.5 集合X、F、Y值x、f、y的注意事项
3.5.1 制定计划、回顾反思、标准流程-解读步骤一-注意事项
- 原则1.1.1方面
- 现象:80%的人员在分析定义域X时,并非按照一套完整的思路全面整理并记录所有的因素,而是漫无目的的想到哪里,算哪里。
-
注意:
- 人员应该学习系统分析工具;例如:因果图、决策树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
- 人员应该培养记录习惯;
- 原则1.1.2方面
- 现象:
- 80%的人员在使用对应法则时,往往也不注重学习通用的对应法则F,仅仅还是基于个人经验而已。
- 80%的人员不具备灵活运用对应法则的能力
-
注意:
- 人员应该扩展自己的理论知识库。例如:学习麦肯锡7步法、生命周期理论、业务流程重组、项目知识管理体系指南等。
- 人员应该熟悉对应法则的精髓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 现象:
- 原则1.1.3方面
- 现象:80%的人员在选取值域Y时,通常过于乐观,不具备风险意识,不考虑可能存在的失败元素。
-
注意:
- 人员应该更全面的熟悉所有的结果现象。
- 人员应该培养风险意识。
3.5.2 制定计划-解读步骤二-注意事项
- 具体值分析方面注意事项:
- 过程:
- 80%的人员在制定计划时,使用的对应法则并不是使用行业标准,更多的是使用个人基于已往项目的个人经验。
- 计划的结果往往不能得到准确的预测。
- 80%的人员在执行计划时,往往会以客观因素为理由,不能严格遵守执行对应法则的规则。
- 计划的结果因此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 整个计划的制定过程是一个迭代改进的过程,并非一步到位的过程。
- 80%的人员在制定计划时,使用的对应法则并不是使用行业标准,更多的是使用个人基于已往项目的个人经验。
- 过程:
- 原则2.1.1方面
- 现象:在y确定的情况下;如果具备对应法则集合F的能力的人员,通常会从对应法则f开始,按照规则分析获取自变量x,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自变量x与对应关系f进行适当的调整。
- 注意:该原则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能力进行对应的调整。
- 原则2.1.2方面
- 现象:在y确定的情况下;如果具备对客观现象的分析能力,通常会分析获取完整的定义域X,在获取合适的对应法则f,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自变量x与对应关系f进行适当的调整。
- 注意:该原则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能力进行对应的调整。
- 原则2.1.3方面
- 注意:结果是达成预期因变量y的自变量x与对应法则f的可能性组合序列,而非单一的一个组合。
3.5.3 回顾反思-解读步骤二-注意事项
- 具体值分析方面注意事项:
- 过程:
- 80%的人员往往不注重回顾反思这种方式,认为事情已经结束,就与自己无关,没有一个从以往发生的事情中总结经验教训或者提炼优势行为的习惯。
- 80%的人员在回顾反思时,不注重将回顾反思落实到资料上,仅仅是口头上的敷衍了事。即使他们做了回顾反思,也得不到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整个回顾反思的过程是一个迭代改进的过程,并非一步到位的过程。
- 过程:
- 原则2.2.1方面
- 现象:对对应法则f的理解能力,对自变量x的分析能力。这两方面很容易受到人员的发散思维与系统分析思维能力的影响。80%的人员可能只观察了两三个自变量x,然后通过对应法则f计算后无法解释已知因变量y,然后就汇报无法完成此项工作。
- 注意:人员应该培养发散思维与系统分析思维能力。
- 原则2.2.2方面
- 现象:对对应法则f的理解能力,对自变量x的分析能力。这两方面很容易受到人员的发散思维与系统分析思维能力的影响。80%的人员可能对对应法则f的理解不够深刻,然后通过对应法则f计算后无法解释已知因变量y,然后就汇报无法完成此项工作。
- 注意:人员应该培养发散思维与系统分析思维能力。
- 原则2.2.3方面
- 结果是唯一的影响已知因变量y要素的自变量x与对应法则f组合。
3.5.4 标准流程-解读步骤二-注意事项
- 具体值分析方面注意事项:
- 过程:
- 80%的人员没有遵守规则的意识,认为已有规则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但是又不考虑如何对现有规则进行改善,以便提高规则的应用场景。只是按照自己已往那简陋的工作经验完成工作内容。
- 整个工作标准流程是在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的过程结果,并非一步到位的过程结果。
- 过程:
- 原则2.3.1方面
- 现象:80%的人员不具备严格遵守规则的能力。
- 注意:人员应该增强对规则的严格遵守能力。
- 原则2.3.2方面
- 注意:我们认为此时整个函数关系式已经成为一条标准的工作流程。
3.6 注意事项总结
-
注意事项:
-
我们获得的结果与以下3方面严格成正比关系:
- 我们对客观事物的客观分析;
- 我们对对应法则的理解程度;
- 我们对对应法则的恰当应用;
-
简单说就是,我们要获得的结果取决于我们三个能力:
- 第一个是对客观事实的分析能力;
- 第二个对对应法则的理解能力;
- 第三个对对应法则的应用能力;
-
我们获得的结果与以下3方面严格成正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