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措手不及,不是没有时间准备,而是有时间的时候没准备。

2019-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卡萨布兰史塔克的卡

有幸加入了一个学习小组,每周有两天,群里的小伙伴分享自己领域的尝试或者新知。

一次,以为小伙伴分享一个金融理论。

大体是没什么问题啦,毕竟照着百度百科读,也会感觉内容很多。

但是逻辑上略显混乱,而且对于细节的把握,可谓不求甚解。

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我也是做金融的,对这个理论有所了解。

我发现这个内容和之前某次培训的 PPT内容很像,于是去翻了翻,果然近乎照本宣科。

差在哪呢?

PPT只有大纲,而细节,应该都在讲师的脑子里,所以这个小伙伴就输在了细节。

但是我觉得这样很不应该。

佛语有云,法布施得智慧。当把一个理念讲授和分享给他人时,就占用了别人的时间。

同时这个分享本身,也是自己强化知识的一个机会。

别人花时间检验你的学习成果,为什么不多花时间准备准备呢?


所谓措手不及,不是没有时间准备,而是有时间的时候没有准备。


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有一部特别中二的日漫,叫《这个勇者明明超强却过分慎重》。

故事讲的是女神在某个次元召唤勇者对抗魔王,勇者却从不出门打怪,一直在天界训练。

买剑要买3把,一把备用,怕手里的剑断了,另一把做备用的备用,以防备用的剑断了;

买药水50瓶起,以防没得用;

等级超高了,才能出门;

防敌人更要防队友,防NPC……

——这和三年前和教我主持的前辈很像。

他是一名婚礼司仪,婚礼前一谈,一定要把一切准备妥当,

还不让准备好应急预案:

音响断电了怎么办?

有不明真相的群众从T台穿行或者敞开的幸福之门,出来了一个陌生人怎么办?

有一半宾客没来怎么办?

新郎新娘说错话怎么办?

音响师放错音乐怎么办……

凭借着有空时不断对婚礼流程的完善,他主持的婚礼往往效果奇好。

虽然也会有突发事件,但很少能看到他措手不及

——毕竟,大多数意外都已经在他的预料中了。

工作不也是这样吗?

为什么同样10000小时,有些人能够在某个领域达到顶峰,有些人却还在做基础的事情?

差别可能在于,同样是白天的8小时:

可以专注做事,也可以5个小时淘宝、微博、抖音、朋友圈;

可以在某个领域专注下去,也可以杂七杂八什么事都做,什么事都不深入;

更何况,8小时之外,还有很多人在扩展人脉,积累知识,开阔视野……

用齐白石老先生的话说:功夫在画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