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可以练习

2019-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boxgirl

大多数简书的早期用户对写作应该都是喜爱的,大多数加入007的写作的成员对写作应该都是有着期待和信心的

甚至有的如我,写作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但是为什么写了大半年却依然没有长进?反而越写越没劲?

没有方法,就没有成果,没有成果,就没有成就感,没有成就感,自然会觉得索然无味,无法坚持

反思自己加入007周写作活动以来的表现,背后的重要原因还是没有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练习写作的方法

痛定思痛,决定从了解写作练习方法开始,重新对待写作这个爱好。

凡事皆有套路,写作也不例外,不同类型的写作通过刻意练习一定可以提高

先模仿再创作,当年高考作文几乎满分,也是多年刻意练习,谙熟套路的结果。

一、不要再等待“灵感”

写作需要灵感,但是没有白来的灵感,灵感一定来自于平时的观察与思考,来自于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

七八年前,刘未鹏就研究过灵感的形成,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这段「暗时间」存在于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的过程之中,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你利用到的「暗时间」越多,灵感的产出率就越高。

二、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不是傻乎乎地,天天坚持做一件事情,而是主动地,有计划地、艰苦地,有创造性去做。

阳志平在《心智工具箱(12):刻意练习》提到

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此如此,必成大器。 其中,多数不靠谱的成功学在于选择了错误的练习方式,虽说喊的口号是刻意练习但实质不是刻意练习,因为没有激活长时工作记忆能力。

同人于野在《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中提到

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求练习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就不是刻意练习。 找一本小说一边喝咖啡一边看,在一个空闲的下午打场球,这样的活动都非常令人愉快,但是做再多也不会提高技艺。

正确的练习方式应该是这样:

只在「学习区」练习;

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在练习的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对以上四点做一个简短的补充:

学习区

练习写作要界定自己的舒适区和学习区,随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舒适区和学习区都会发生转变,要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练习方法。

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学习区内进行,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

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一定的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

分块练习

将要刻意练习的领域分割成各个小块,然后进行有针对的训练。例如哥伦比亚大学的写作课就要包含有描述声音的课程,要说出:那个声音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质感,给人什么联想,

即时反馈

为什么那多健过身的人都推荐新手去请私教,因为私教可以即时纠正新手的错误,得到最及时有效的反馈,正反馈越多,进步就越大。

关于即时反馈,大家可以看看哥伦比亚大学写作课程的反馈安排:

像我这样的曾经的文学青年,如果有鲁迅或王安忆当面批改作品,有舒尔茨每天都在一旁拎着耳朵不断追问「你听到了什么」,最起码我们的文学梦可以做得更长久一些吧。严锋《作家是怎样炼成的》

如果要了解写作的「分块练习」和「即时反馈」,还可以看看这篇《大学写作是怎样炼成的——哥大核心课程之写作课》

其中,即时反馈效果最好的环境就是群体学习,阳志平老师的《心智工具箱(12):刻意练习》提到:

找到学习共同体:因为大量知识存在于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不是书本中,所以有效的学习不是关门苦练,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小团体。

隐性知识显性化:隐性知识是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概念、事实以及程序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

模仿榜样: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导师,也可以是网上的导师;

培养多样性:在多种情境中实践,以此强调学习广阔的应用范围。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当你做一件事,这件事的难度与你的能力、兴趣以及技术相符(刻意练习就要找这种任务来做),你就会全神贯注,行为和意识高度统一,随之进入一种被称之为「心流」(Flow)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你会忘我,忘记时间、忘记其他所有不相关的东西,完全沉静在某项事物或情境中,从而找到极致的乐趣,

虽然说刻意练习不好玩,但当练习达到心流状态,好玩的东西就随之而来,这种状态就像好吃的东西一样,你会念念不忘,想方设法再去进入心流,到这个时候,就无须再使用意志力去学习一种东西,而是靠内驱动力去学习一样东西,这样学习才会持久。

写作频率和练习文体

阳志平老师建议写作的频率为:

每周原创一到两篇

每周翻译一篇

每周读书笔记一篇

每月精华一篇(三千到六千字)

1、原创

原创就是独立完成的创作,写出自己独有的东西。

2、翻译

翻译是提高写作最快的捷径。

找名家翻译过名篇,不看翻译,自己先试着翻译,然后对照自己的翻译与名家的翻译,找出区别,最后再翻译一次。

推荐用书:《玩具屋九讲》,这本书可以用来精磨慢读。

关于慢读,同人于野在《用强力研读书》中提到,读书人的一个秘密就是,读得慢,吸收知识和增长内力的效率会更高。

好书应该至少读两遍,第一遍用来理解,第二遍用来强力研读(怎么强力研读?在后面在做读书笔记部分会有介绍)。

阳志平老师提到的翻译名家有:王佐良、余光中、钱歌川 、思果 、刘宓庆、郭岱宗。

关于翻译的书单:译道技法

在学习写作和翻译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恶魔奶爸的透析法来学习英语。毕竟掌握了英语,你才能接触到信息源头。

3、读书笔记

写一篇好的读书笔记是一件挺费心力的事,同人于野在《用强力研读书》提到的强力研读法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读书应该以自我为主,而不是以书为主。

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书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4、精华(三千到六千字)

这篇文章应该凝聚练习者在一个领域内学到的心得、经验和总结等,建议按照写维基的形式来写,文章的架构可以参考一本书的目录,通过树形机构逼自己系统地思考问题。将文章结构搭建完成之后,再完成细枝末节。

一个月的时间,足以在一个陌生的领域打开一个口子,大可以将此文当作是自己钻研学习的小论文,放出来让市场接受检验,写长文尤其锻炼人,要写就要写出思维密集高的文章,既然花费而来一个月的时间来写这篇文章,就要写得好一点,让读文章人多多受益,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看文章,这样才算赢了。

开始基础训练

大家以前都上过语文课,写过作文,对写进教材的文章十分尊敬,总觉他们这样写是一定有道理的,只不过是自己有问题没搞懂,但事实上,被编进教材的文章其实也有很多问题,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滥用了比喻,那时候做学生,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一味地接收,根本不懂得学完之后跳出来返观教材,往往是接收了一点之后就马上去考试,考试一过就忘记了。

所以,要重新开始写作,就必须需要重新开始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同时向大师们学习。

那么,怎么学习语文?

中国写作传统不同于西方,两者美学趣味大相径庭。如果说西方是史诗与叙事诗传统,中国则是抒情诗传统。学习写作,还得在西方与古典中寻。 去古典中体悟最美的抒情;往西方练习简约的叙事之道。其中不二法门就是,看最优秀作家的文章,将自己沉浸在美文体验中。

按照阳志平老师的观点,学习习作可以向这些人学习。

西方是蒙田祖师爷=》休谟=》毛姆=》怀特=》奥威尔 =》平克;

中国则是韩愈=》辛弃疾=》钱钟书=》余光中或王鼎钧。

文章推荐

阳志平《文心书话》,PDF地址。

王烁:《有效写作十三篇》

书单推荐:

《文心书话》第一章推荐阅读书目:

http://www.douban.com/doulist/37792154/

阳志平:开始写作吧

http://www.douban.com/doulist/1269878/

萧秋水:《作文三书》切实帮助提升写作水平的书

http://www.douban.com/doulist/37792472/

备注:早期叫《作文三书》,再版后增加一书,改为《作为四书》。

【一期一会】

二十一世纪的五大元学科为:1)网络科学;2)认知&神经&心理科学;3)编程;4)数学;5)文艺创作。学习五大元学科,再进入任意一个新领域,容易事倍功倍;任意元学科的交集,容易创新。

————阳志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