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

2023-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洛水芙蓉

  在人生的长河中,有很多人,会应时而来,随时而去,像生命中的过客,随风浅淡而去;但又总有一些人,走过了相逢的交集,虽一经相离,便可能咫尺天涯,但还时时铭记于心。有很多事,会因人而来,随人而去,就像雨后的落英,随风蹁跹;但又总有一些事,积沉心头许久,还会在某个清朗的夜晚浮现于心头,让人倍感温暖。

  回首生命的历程,总有那么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记忆,那就是在吉首读研的经历。它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使我从只会顺应生活向审视生活转变,使我从卑微地活着走向有价值地生活。

  想想几年前初到吉首的那个晚上,我的心是茫然的,如那晚漫天飘零的细雨,不知自己将会落于何处。我不知道在此通过三年的学习,它会带给我什么样的变化,也不知道它将把我引向何方。人生的迷茫,前路的不确定,使我内心几度彷徨。

  但自从到哲学研究所参加第一次学术沙龙后,我的感觉有了变化,我觉得自己选对了学习的地方。哲学所老师们的博学点燃了我心里求学的希望,特别是我的导师易小明教授,用学术之路的明灯,照亮了我一度灰暗的日子;用严谨为学的学术品格,影响着初入哲学之门的我;用坦荡磊落的人格,感染着来自平原的我。

  现在还清楚记得,在第一学期,易老师为我们上《论语》课,在讲到孔子的人生经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时,他向我们讲起了自己少时的经历,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学就到小煤矿下井挖煤,让我们认识到了那个不屈于命运的倔强的挖煤少年,用弱肩扛起了责任的大旗,用与年龄不相衬的付出改变了自身命运,那份艰难是我们这些生自平原没吃过太多苦的人所无法体会到的。这些艰难经历也许正是易老师对社会差异思考的起点,他的理论源于切肤感受。那个打完工后无钱坐大巴车回家的山里少年,在寒冬刺骨的冷风中,坐在拉煤车上冻得瑟瑟发抖,他从现实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中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哲学思考。

  易老师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的存在,重要的不是你生命的起点在何处,关键是你通过自身的努力将去向何处。与易老师少时的艰难相比,我们在求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经济困难都不算什么了。易老师的课不但输送给我们学术营养,更重要的是传递给我们乐观向上的精神,为我们的人生之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过他的教诲,我们不再自怨自艾,而是打起精神,认准努力的方向,坚定地走下去。

  在我入校时,易老师已是伦理学界知名的学者,是吉首大学硕士生导师,是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但他身上依然保留着山里人的那份质朴。每次我们师生聚餐结束,易老师走之前都会特意交待一句:“吃不完的,你们记着要打包带走,不要丢在这里浪费,热下还能再吃一餐呢。”当时,我们很多同学都当着他的面说,易老师,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缺这口吃的吗?易老师往往并不回答。我们说归说,还是会按照他的叮嘱把所有的剩菜都打包带走。我想,在他的心里,肯定时刻都为艰难的少时生活留着一席之地,不管当前生活有多优裕,永远不忘曾经的经历,他用那份曾经的艰难鞭策着自我,又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告诫我们要不忘过去的艰难,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

  易老师也正是这份骨子里还存有的质朴,推动着他在学术中思考何为社会正义。这与时下那些一旦稍有名气就忘了自己是谁的人是决然不同的。他从没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言壮语,但他却通过自己对现实的哲学深思,关注天下弱势群体,关注社会发展大势,将公平正义扛于肩上思考,学术中渗透着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与道义精神。我想,像易老师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学者,弃浮华而择朴实,轻形式而重本质,在浮躁的世界里,能耐得万千寂寞潜心向学;在功利的世界里,能抛却浮华诱惑只求真知,做学问只为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曾有一段时间,我们这届很多同学只顾着与上两届学生拉关系,而不务学术。易老师知道后,在讲到《论语·宪问》时,他特意强调“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借此劝勉我们做学生的要搞好学术,强大自身,不要搞那些无用的关系,并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易老师良苦用心的劝勉,使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潜下心来,用心学习,钻研学术。易老师看到同学们的改变,心里也颇感宽慰,给我们学生提供各种便利,由哲学所出钱,在上课教室里,冬季时开放暖气,夏季时开放冷气;开放哲学所的所有图书,为我们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为了强化我们初学者的思辨能力,每周定有主题的学术沙龙要求每位同学必须发言,与各位老师进行辩解,参与学术讨论。易老师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我们学生自身的学术素质,强大自我,以能力立身,而不是遇事就去求人。

  作为我的导师,易老师对我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这些影响都是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的,如润物无声的细雨。

  我到校之初每周一到周五学习,周六周日通常都是与室友外出游玩。有次周日外出时,我经过所里楼下,看到易老师的车停在下面,想肯定是老师偶然有事来所里吧。但下周日、下下周日,再经过那里时,他的车依然停在那里。后来上彭老师的课时,我问彭老师,易老师周六周日也不休息吗?彭老师说,何止是周六周日,他从来没有节假日,只要不是特别要紧的事,易老师都在办公室里搞学术研究。彭老师还说,易老师特别爱下棋,但他总是很节制,只有搞学术累时才会到我这里下棋,并且只下一盘就走。听了彭老师的话,我心里很是震惊,同时也很惭愧,想想易老师在取得了这么大成就之后还在学而不辍,作为一个初学者,我还有什么理由浪费大把的时间呢?自此,我不敢再放松学习,而是每天教室学习之外就泡在图书馆里。

  我在初学写论文时,以为摘章引句就能彰显文章深度。有次在写了篇综述之后,请易老师过目,易老师看了一眼就说,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你这样写是没用的,把别人的观点罗列了这么多,还不仍是别人的观点。你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学会向深层挖掘,直到挖掘不动为止,这样的文章才能立得住脚。并给我进一步讲解,学术论文重要的不是句子的华美,而是内涵的深刻性,要能融合思辨性、创新性、历史性、时代性于一体,要能解决现实问题。现在通看易老师的所有文章,很少有解经释典的文章,大都是关注社会前沿动态的文章。易老师通过自身的积极入世,影响着我做学术的态度。

  人们常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在第二学期开学时,终于见到在易老师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师母黄老师。她也是吉大的老师,看起来温文尔雅,和蔼可亲;那种美是自然温婉的,不施粉黛,素面可人;说话干脆利落,直率温暖。这也难怪易老师每每上课都要说到黄老师的好。黄老师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女姓的诸多美德。为了易老师专心学术研究,黄老师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务,洗衣做饭带孩子数十年如一日;孝老恤亲,哪怕生活最艰难时,只要双方家里老人或兄弟姐妹需要钱,毫无二话就送去;支持爱人,只要易老师想买书,哪怕不吃菜,也要让易老师买到想要的学术研究用书。易老师的成功与黄老师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易老师是幸运的,在人生中遇到了美丽、贤良与智慧并存的知心爱人。

  虽然时光匆逝,吉首三年的求学生活早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日渐远去,但那曾经走过的点点滴滴,受到老师的教诲和影响,却如一帧帧照片一样,在我的心灵深处定格。

  现在,每次回河南路过吉首,虽然没有下车,但我知道那里有值得我用一生去铭记的恩师。他教会了我怎样做学问,教会了我面对困难要乐观,教会了我认准方向应执著,使我明白了人活着的意义与价值。

  能在美丽的吉首大学读研究生,是我此生最大的荣幸;能成为易小明老师的学生,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我将这份幸运带到我的工作中,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影响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入世,勇于担当,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受吉首大学校报主编胡建文老师的邀请作此小文,以此庆祝吉大建校60周年,以此谢易老师的栽培之恩,以谢胡老师的知遇之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