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说课四年级《Robots will do everythin

2022-09-24  本文已影响0人  静等花开abc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在网上观看比赛的“说课”。记得上一次说课还停留在11年特岗面试时的说课,不让用多媒体。当时面试前在网上搜了一些说课的内容,总结了说课的所包含的步骤个流程。大致思路和梁老师的差不多。感觉就是一个说课模板,让说哪一课直接往模板里套一下就行。比如教法、学法很多说课稿都一样,当时面试说课还是第一名。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研活动。像我们学校平时每天课前的早教研,有一个主讲老师说自己这节课是如何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这其实也是说课吧,只不过我们只说教学流程。

    我感觉一般的说课应该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等。 今天观看的是一个立体说课。我感觉她的说课与以往说课的不同是,她用了多媒体,课件上注明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在说课的同时,里面穿插了教学实录的视频,这让说课更立体和直观。

上课与说课的区别:

1.上课只是教师当场传授学生知识的互动课堂,上课没有反思,反思是上完课后的一个思考。上课是说课的一部分。

    2.对象不同。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教师。

    3.上课是运用教材来设计课堂,说课还运用了一些教育教学思想。

对比今天的立体说课,反思我当年刚参加工作的说课,我感觉那时的说课内容太概括了,没有实质性的东西,教师听完之后印象不会太深。观看完本节课说课,感觉还是很有收获的。

一、多媒体ppt的参与,让说课流程更清晰明了。教学流程的每个环节上都有注明设计意图,再结合上课的视频,让人看起来更直观。

二、无论是说课课件上还是上课用的课件,老师都用到了很多思维导图,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开头的头脑风暴(机器人能做什么?),生成部分用思维导图绘制自己的robot,教师的板书也是用的思维导图。

三、学到了两个新词“图文解码”,“三递进”。课前根据图片,预测理解对话。“三递进”:听读对话、分角色读、表演对话。

四、学习了说课的步骤。本节课说课总共包括了指导思想(课程标准、核心素养)、教学背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其中,教学流程各个环节内容设计层层递进,有梯度。

教学流程:

Step1 warming up:

1.播放机器人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问:what's the radio about?

    2.头脑风暴: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robot?运用思维导图,激活已有知识。

Step2:presentaton

1.图文解码,通过先预测、听以及检验来初步理解对话,预测文本给学生思维空间。

学生讨论机器人将来能做什么。

Step3:Practice

先听音朗读,读、展示,分角色展演对话,模拟真实交流。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内化了语言。

Step 4 preduction

绘制思维导图,发散思维。挑选出喜欢的机器人,给出提供生词板,说明老师对学生学情比较了解。有学生展示时下面同学也有任务,勾出机器人相同的部分并合理评价。这充分体会到让学生都动起来,谁都不闲着。

Step 5:Summary

学生自我总结,体验成功的乐趣。Step 6:Homework

    1.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机器人

    2.观看机器人的电影。

五、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学情。学生设计自己的robot时,老师提供生词板。学生展示介绍设计的robots时,采取的是一人一句来汇报robot,而我平时课堂一般都是学生讨论完,一个人来做汇报。另外,为了防止下面学生跑神,上面学生展示时学生边听边勾出表格中相同的部分。这一点以后我也试着使用。

反思:

    1.说课时,教学流程环节上,要不要把每个环节设计的时间写上。

    2.本节的说课,在环节上是不是没有教法和学法,我们平时说课一般都会说上吧。

    3.本课是上过课展示的立体说课。说课一般是上课前的说课,如果还没有上课、没有教学实录,如果去参加说课比赛,最后一部分教学反思是否可以省去。

    4.评委点评的最后一点好像是说没有问答对话。本课是个对话,难道最后一定要以一个对话形式产出吗?我感觉本节课设计的绘制并描述自己的机器人也挺好,只要学生开口说就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