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读书笔记
本书讲述的是爱弥儿与家庭教师的故事。这是西方第一部教育小说,而且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思想。
其教育观念的核心就是顺应自然法则,听任身心的自由发展。
卢梭主张,儿童学习知识的方式,不应该是直接灌输,而应是让他们参与生活实践,并根据生活实践的需要进而生出对知识的渴求。基于此,《爱弥儿》根据儿童的年龄划分出阶段,有的放矢地讨论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爱情教育,这在教育史上是具有独创性的。
1.由于我们对儿童抱有错误的观念,而这种错误的观念又只会把人不断地引向错误的道路,因此可以说我们并不了解他们。对于最聪明的人而言,研究成年人才是他们的全部工作,至于孩子们能够学到些什么,他们是完全不考虑的。在他们的眼里,小孩子与大人并没有什么差别,尽管孩子们还没有成年是一个事实。
2.我们人类存在着一个倾向:偏好接受完善的教养。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没有人教育他,在以后的情况之中,他或许会变得非常糟糕。他的天性,会因为权威、偏见、需求、先例以及绑架我们的一切社会制度而被抹杀。并且这些东西还不会为他的天性注入新的营养,这样一来,他的天性就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行人在行走的时候,不断地触碰它,以至于让它发生弯曲,用不了多长时间,它就会一命呜呼。
3. 在刚出生的时候,教育就已经伴随而来,我再次重申,他所受到的教育,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之前就已经开始。
4.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教育就已经伴随而来,我再次重申,他所受到的教育,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之前就已经开始。经验的获得永远排在教育之前,他所获得经验,在他认识他乳母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了。
5.孩子们最开始的几声哭泣,可能只是为了表达一种请求。但是你如果不留意这一点,这几声哭泣就会立马成为一种命令。这样一来,他们的啼哭就具备了这样一种特性:开始是为了请求别人的帮助,但到了最后变成了命令别人。
6.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大自然让他的头脑具备了这种接受各种印象的可能性。但这就说明它是为了让他记住国王的名字、年代、谱系、地球仪和地方名称吗?为了让他记住不仅对自己年纪的人来说没有任何价值,而且对任何年岁的人都没有价值的词句吗?一点也不!背负学习这些东西的负担,只会让他经历一个十分凄惨和没有任何乐趣可言的童年。
7.人们竟然把寓言称为孩子们的修身之学,我对此是无比迷惑的,原因在于:没有考虑到他们从寓言中获得快乐的同时,可能也会产生错误的看法;在受到编撰的事情迷惑的同时,会把真理放过去;他们虽然能够通过这样的教法获得快乐,但是在有用的方面一无所获。寓言固然可以起到教育大人的作用,但不能用到孩子身上。对于孩子而言,就应该无所顾虑地把真理讲出来。你如果用东西盖住真理,他就不会有掀开它的心思。
8.他长成了一个成熟的儿童。但他走到这一步,是把自己的童年生活完整地过完的,而非以牺牲欢乐的时间为代价。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这两者是并驾齐驱的。当他收获了和自己年岁相符的理智,也同样收获了自己体质允许的开心和自由。如此,即便我们在他身上倾注的爱和希望为致命的错误所消灭,我们也不会感伤于他的生命,为他生命的丧失而哭泣。因为我们并没有带给他痛苦,我们完全可以告诉自己:“我们没有剥夺大自然赋予他的东西,他起码享受到了自己的童年。”
9.一个小孩和一个大人,这个小孩可能没有大人那样高大,体力和智力也可能比不上这个大人,但是,这个小孩看东西的清晰程度却不一定比大人差,或者大致相当;在味觉方面,尽管他可能不像大人那样灵敏,那样贪图美味,但是也不一定会差到哪里去。本来,在所有的官能中,我们最先锻炼的应该是感官,因为它是最早成熟的。而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人们最容易忽略的,并且也是唯一被遗忘的就是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