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6|懂得把握信贷周期的投资者,才能拿到最高投资收益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再次莅临财经读书汇,今天我们继续讲《周期》。昨天我们讲解的内容是关于投资环境的形成和风险态度周期,今天我们开启新的一章信贷周期的学习。
信贷周期被霍华德马克思誉为最重要的周期,原因如下:
第一,信贷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是否能够获得稳定的长期的资本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成长能力。
第二,企业和个人必需获得资本,才能在现有债务到期时进行再融资。企业和政府以及普通消费者通常是不会清还全部债务,很多时候,只要将到期债券滚动融资,也就是借新还旧,负债方就可以永远这样的维持下去。比如旧的债务到期之前,发行同等金额的新债就可以轻松还付此前的欠款,但问题是,如果遇到信贷收缩周期,新债发不出来的情况,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债务,就要进入破产程序。
第三,很多经济单位都依赖信贷市场才能顺利进行,其中金融机构就是典型的代表。熟悉银行业务的朋友应该知道,银行贷出去的钱一般情况下是吸纳存款金额的好几倍,一旦发生挤兑现象,银行就只有破产这一条路了。
第四,信贷市场发出的信号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信贷市场关闭会导致恐惧扩散,其影响远远超过企业现实情况的负面程度。因为大家对于前景的忧虑一定会影响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和战略方向。
信贷扩张和收缩的过程非常简单。经济繁荣带来信贷扩张,信贷扩张导致不明智地滥发贷款,滥发贷款产生重大损失,重大损失让贷款人停止发放贷款,贷款停止就让经济繁荣中止了。就这样一环扣一环,连锁反应无休无止。
其实归根究底,这还是情绪和认知的变化造成的周期性循环。
对于债务来说,合同条款规定很重要。条款规定得松紧程度,会增加或减少贷款人的风险,从这个角度看,合同条款的松紧程度,也是对信贷周期的一种说明方式。这些条款可能是关于限制借款人承担的总债务规模,限制借款人用现金支付股息的规模等等。
在信贷市场过热的时候,债务的“最好卖家”,也就是最急切的贷款机构,一般是愿意接受限制更少的借款条款,当然承担得风险也会更多,就是说这个时候借钱的人是大哥。
反过来,当资金的提供方也就是贷款机构是大哥的时候,贷款人就需要承担那些看起来很是严格的条款,并且要付出更高的收益率才能在众多贷款人中拿到“救命”的资金。
有朋友可能会纳闷,贷款机构的经理人都是傻瓜不成,他们为什么要提供钱给到收益率低且风险过大的项目或公司呢?大家记不记得我们在讲《乌合之众》这本书的时候提到的群体效应,当市场充斥着赚钱就像是捡钱这样轻松贪婪的氛围时,即使聪明的首席执行官不想参与到疯狂的人群之中,群体中的暗示和传染力也不得不让他去争夺市场中的这份大蛋糕,因为你不去抢,董事会就会找人把你换掉,算一算还是自己去抢比较划算不是。
信贷周期的打开程度,几乎完全取决于资本提供者是急于报价,还是按兵不动,而这又深刻地影响着经济、企业、投资人,以及由此产生的投资机会的预期收益和风险。
资本市场周期在上行阶段越是过度上涨,到后面的下行阶段就是过度下跌,涨得越多,跌得也越多。就这一点来看,没有其他周期比信贷周期的影响程度更明显了。
我们可以看看目前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在各大领域和行业的信贷余额中,近十年住房贷款余额的增加量几乎可以算是最多的,已经相当于是2008年的6-7倍左右。这还仅仅是2017年的数字,如果是按照2018年年底的数字来计算,达到9倍以上也是有可能的。
根据媒体的统计,2018年我国房地产的市值已经超过了450万亿,而我们M2的数字同期还不足房地产市值的一半,仅有180万亿元。M1更是不足56万亿,流通中的货币M0只有房地产市值的六分之一,7万亿多一点。因此我们可以说,信贷市场的乐观和供给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但大家必需知道的是,繁荣的唯一结果就是衰退,而我们的银行,似乎除了给买房人和地产商贷款就不会做生意了,即便如此他们也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因此我们可以总结道:哪怕中国因为人口的原因对房地产的市值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未来也不会再成为投资回报率高的投资品。
作者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了下面一段话:过于宽容的资本提供者,经常会助长金融泡沫的生成和发展。最近无数的案例表明,宽松的资本市场助长大牛市,而大牛市后面紧随的就是著名的大崩盘:1989年到1992年的房地产;1994年到1998年的新兴市场;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1999年到2000年的影视展览行业;2000年到2001年的风险投资基金和电信企业。在每个案例中,因为贷款人和投资人提供了太多便宜的资金,结果造成过度扩张和巨大损失。
之所以在我们身边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依然会对房地产市场抱有乐观的看法,主要是因为咱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太快,基本上没有人亲身经历过房地产市场一个完整的周期,并不知道一个领域市场崩溃的破活力有多大,因此未来国内很可能会面临一次财富的大洗牌,很多人可能因此一夜返贫,不信咱们就走着瞧吧。
对于科技股和对资金贷款利率敏感的企业来说,货币和信用周期必然对整体企业环境塑造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近几年咱们的货币及信用曲线的变化,你会发现自2017年开始,社融融资余额基本上是止步不前的,而信用利差更是从2017年开始稳步走高的,那些以科技创新为主的中小创板块也就是从2017年与大盘蓝筹产生分化的。
不过自2018年中期之后,不管是社融还是信用利差,都逐渐往利于中小创发展的方向前进,所以从信贷周期这个方向看,老伊更看好中小创的发展,一是因为环境有利,二是因为与自己的历史相比较,中小创的标准差要低于大盘蓝筹。
我们多次提到了,周期不会沿着一个方向永远走下去,即使是遇到巨大灾难事件,也不会一跌到永远。作者总结了信贷周期复苏的四大迹象,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务必好好听。
第一,基金公司为求生存,去掉了几乎全部的杠杆,换句话说,市场上几本没有在用杠杆投资最多的机构或投资人。
第二,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已经越来越多的使用“门槛”设置来阻碍投资者人赎回资产。或者是为了应对投资人的赎回,将仓位降至最低。
第三,固定收益证券的价格跌到了底,预期收益率变得非常高,至于高到什么地步作者是没有说的。老伊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的建议,那就是如果预期收益率超过了年化20%就可以逐步入场了,因为你是不可能打败股神的,而股神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就是20%。
第四,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到达谷底,认为再坏也坏不到哪去了,或者说,周围被套牢的同事朋友已经不想再谈论股票了,就当它们烂在账户里的时候,证券价格差不多就跌到极限了。
即便如此,这一点是老伊的友情提醒,即便如此,大家也不要一把将自己的资金梭进去,必需等待市场逐步平稳,或者设定好分批建仓的策略并严格执行才可以。因为永远不要忘了那句老话,“没有人能计算出市场中傻瓜们的疯狂程度”,切记!
和信贷周期打交道,关键在于识别信贷周期到达顶点时候的情况:事情都进展良好,有一段时间了,传来的都是好消息,风险规避过低,投资人都渴望投资。这让借款人筹集资金很容易,从而导致贷款机构、债券投资人争抢提供这些资金的机会。其结果就是:融资变得便宜,信贷标准降低,做融资交易没有好处,不理智地进行信贷扩张。
通俗点讲,借款人是爷的时候,市场明显过热,我们要谨慎小心,展开防守的阵型;放款人是爷的时候,市场已经过冷,我们反而可以热情一点,展开进攻的阵型。
卓越的投资并不是来自买的资产质量好,而是来自买的资产性价比高——资产质量不错且价格低,潜在收益率相当高却风险有限。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内容了,明天我们将对不良债权周期进行详细的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咱们的节目,咱们明天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