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散文

我是剩女,对男方的要求不高,为什么没人要?

2020-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大书言

《剩女》中35岁的邱女士,是一名律师,有过两次恋爱经历,但都因为男方不做家务,而导致感情破裂。

而后,她通过婚介平台,希望可以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她对男方的要求是:不能大男子主义,要受过良好的教育。

这一点让工作人员也为难,毕竟邱女士已经35岁了,长相也一般,要想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可不容易。

工作人员暗示邱女士,应该降低标准,才能更容易找到另一半,然而邱女士并没有妥协。

后来邱女士回到老家,父母、姐姐们对她的婚姻也感到担忧,觉得她眼光高,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还是要降低要求,赶紧成家的好。

父母亲人的强硬态度,让邱女士难以接受,好像不结婚就是个错。

在后来的几次相亲中,邱女士依旧没有降低标准,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

最后,邱女士选择出国留学,离开这些纷纷扰扰。

纪录片中的邱女士,虽然谈过两次恋爱,到了35岁还是单身,但她事业有成,有很强的独身能力,不用依靠父母,也能过得很好。

35岁的年纪还是单身,套在身上的标签是“剩男”、“剩女”,给大众添的是谈资,给父母添的是忧愁。

邱女士无奈向世俗低头,出入相亲场合,只为找到合适的那一半。然而在现实面前,却又屡屡碰壁,都说她太挑,要求太高了。

最好的做法是,降低标准,才能有好归宿。

邱女士拒绝做出这样的妥协,她觉得自己并不挑,她的要求跟自己是相匹配的,要求对方不大男子主义,是希望拥有一段平等的男女关系;要求对方受过良好的教育,更是与自身文化程度相符合,所以很合理。

为难的是年龄,35岁,是大龄,是被“剩下”的,多少人望“龄”止步。女人想要找个年纪相仿的优质男人,而男人想要找个年轻的优质女人。

由此看来,邱女士合意的同龄男人,确实不好找,35岁的好男人找对象,大多都选择二十来岁到三十岁的年轻姑娘。除非邱女士把对象的年龄标准放宽。

不管如何,最后的结果却是,邱女士没有找到那个合心意的人。

于很多人而言,找对象过日子,不是买袜子,长点短点无所谓,它更像是穿在脚上的鞋子,大了甩脚,小了磨脚,怎么穿都不舒服,最后还得脱掉。婚姻也是这样,不合适的婚姻,熬到最后还是要离,还不如在开始的时候,就找个适合自己的。

婚姻不是儿戏,不能将就,不能妥协,有了第一次妥协,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到最后丧失所有原则,生活就只剩一地鸡毛。

因为妥协得来的婚姻,最后也会因为妥协,而支离破碎。

婚姻不是女人的必需品,有能力的女人,可以选择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不必为世俗的眼光而结婚,别人的异样眼光,对自己无伤大雅。

女人不必依附婚姻生存,有了婚姻就是锦上添花。好的婚姻不用将就,也不该一味地妥协,爱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幸福就握在手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