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返现

#动手返现03#只要一张A4纸,就能帮助你深入思考

2018-10-12  本文已影响8人  七颗荔枝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最困扰我们的问题,早已不是如何获取信息,而是信息过载。

而且随着节奏的日渐加快,信息的碎片化往往也加大了处理的难度。

所以,能拥有深入思考的能力,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将碎片信息串联起来,纳入自己的体系。

这对在职场中的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带给我们巨大的竞争优势。

思考者,他想要什么呢?

回想一下,是否有这样的场景:

面对同一个话题或事件,有一些印象,但总是很难打开思路,直到看完别人的分析,才想起「啊,其实我也这样想过」;

讨论交流时,别人思路清晰,条条有理,但自己明明肚子里也有很多想法,却总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读了一堆书,听了许多课,画了许多导图,却始终没形成自己的完整观点,最后偷懒就直接复制别人的结论与意见……

为什么会这样呢?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没有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在日常中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训练。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头脑中经常会有时觉得一个想法不错,但查查又不是那回事,或又有了别的想法,但再一步又发现了不足之处,然后又随即消失,如此浮现,消失,反反复复,大部分都没有成型。

这样的习惯,导致常常是想法兜一个大圈子,还回到原点,自己疲惫不堪,最后在「差不多」「大概吧」的时候就草草交付了结果。

长期以往,恶性循环,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你还是那个纠结的你。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训练深入思考呢?

最近我学习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跟大家分享:

很简单,就是“用A4纸做笔记”,将浮现在脑海中的感觉变成语言,顺着自己的思路都写出来,进而逐步掌握深入思考的途径。

具体方式是:

横放一张A4纸,每张纸写一个主题,1页4至6行,每行20-30字,写每张笔记所用的时间要控制在一分钟内,每天坚持写10页。

也就是你需要每天一共花十分钟时间来做笔记,无需给别人看。

最近段时间,我工作上需经常做竞品分析,少不了要上网收集信息,实践的例子:

《加大对信息的收集》

加大对信息的收集应该怎么做?

总是能够收集到信息的人是怎么做的?

能够做到收集到信息的人在这方面花费了多少时间?

很厉害的人在收集信息上都下了什么功夫?

信息收集该如何推进?

怎样才能不在信息收集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如果固定每次收集时间,每次15分钟怎么样?

如何经常检验信息收集是否适度?

如何从根本上提高信息收集的质量?

你会发现这样做笔记还有以下几个好处:

1.能帮助理清思绪,做事或者与人沟通都更有条理;

2.能专注于解决问题,犹豫的想法或者始终挂念的事写出来后,都会得到梳理,不至于遗漏;

3.能帮助平息情绪,情绪波动时写出最真实的想法,有时就是在纸上大写特写某人的坏话,列到最后往往会站在对方去考虑问题,从而客观看待了。

在这整个过程中,限制一张纸一个主题、只限1分钟和字数,都是为了降低开始思考的自我限制门槛,不用想究竟有没有用,先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写下来,要明白一点,并不是花的时间越多就越能做好一件事情。

唯一的要诀就是想到的问题,无论是什么,想到的瞬间先写下来。

只要一张A4纸,一只笔,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开始训练。

保持这样的练习,愿你我都能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不会轻易为各种琐事、难题所困扰,告别盲目与拖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