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科学的结论未必是正确的

2019-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薛公子_

中国的房价。

什么叫暴跌。什么时间大跌。

预测专家们喜欢预测十年后的事情,即使错了,也没人来找他们。(妙啊)

比如说专家预测中国房价会下跌,这并不是科学。科学可以证实可以证伪,而这个结论只能证实。

如果第二年房价还再涨,他可能会说:“价格和价值偏离较长时间。(凯恩斯)但是最终会回归价值,以后终归是要跌的。”

这种说法的不科学性在于,即使房价涨了一百年你没法说他是错的,因为只要第一百零一年跌了,他就再次正确了。   无法证伪。

证伪对科学的重要性

世界上有很多貌似正确却无法证伪的结论,如人总是要死的。因为人今天不死不等于明天还活着,即使一个人活了一万岁,这个结论也没有被证伪。

上帝存在。——因为你们活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只能观测你们认知以内的事情。

再有一类无法证伪的是永真的结论。如,明天要么下雨,要么不下雨。报纸等各种媒体有许多这样的言论,看似正确,却不科学。

科学常常被人忽略的几个要点:

1.看重方法及过程而不是结论。(实证精神,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可验证性。不断推翻过去的权威)

2.科学的结论未必等于正确的结论。

科学家们对科学的两个共识:

1.科学的结论能够成立是有条件的。(无放之四海皆准这一说)

2.科学的结论不等于正确的结论;正确的结论不等于科学的结论。

科学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即使正确也是有条件的。我们看重的是他的理性精神批判方法,而不是结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