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
2021-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选择面对
又是一年中考百日誓师大会时间。
隆重的场景,激扬的口号等仪式后,木妈更焦虑不堪。
小木成绩不上不小。如果读职高,三年的努力白费,补了那么多课;读普高,目前成绩,按照去年的高中录取线,还差几十分。
关键是小木自己全身抗拒读职高。木妈觉得,小木虽然很抗拒读职高,但对学习,还是那种可有可无,云淡风轻态度。
但小木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只是妈妈看不见而已。
私心讲,木妈也不想儿子读职高。就这一个儿子,家里虽然没暴富,但自家的小有成就的公司,足够支付儿子一切的求学费用。木妈很早就打消了送出去留学的念头,老人舍不得,自己也不放心。
只有中考一条路可走,可这成绩?木妈咋个会不着急。
木妈算不上虎妈,没有要求孩子必须怎样,只是想孩子能读高中就行。
为人父母,都会渴望自己孩子优秀一点。小有成绩的城市中产阶级更是如此,没人愿意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妥协。
所谓的教育焦虑,大概都是源于不甘和期待。
当曾经软糯可爱的婴儿变成了小青年,这个小青年完全和自己想向中的脱节甚至偏离自己期望好远时,控制不住的挫败感随之而来,且是无能无力的挫败感,哪能不焦虑。
一旦自身焦虑了,失控的脾气,刀剑一样的话语就对着孩子纷至沓来。
气昏头,忘记了当初对孩子的期盼——只要健康快乐就好,骨感的现实面前,难免会气急败坏。
小青年被话语激怒,知道自己要努力,可有时候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渐渐就有习得性无助,干脆想放弃。有时会心有不甘,不想放弃,但明明很努力,但总达不到父母要求。
恶性循环,看到孩子如此,父母倍感挫败,无力,痛苦,接受不了事实。自己是小有成绩,人前有脸之人,为何偏偏自己的孩子就不成!
放谁身上,大概都会有挣扎。只是挣扎的时间长短不一,最终会接受,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