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与张兆和一一我不懂你,你不懂我
“这个人很熟,真的很熟悉,但我想不起来了,真的想不起来了!”
沈从文与妻子张兆和年近九旬的张兆和望着一张相片,喃喃自语地说道……
相片中的那个男人就是张兆和的丈夫中国著名文学家沈从文。
安徵有一个名叫张吉友的富商,家财万贯,良田万顷……
不过这个富商不爱钱财也不爱做官,他热心结交蔡元培这样的教育界名流,一生投资教育,终生不渝……
张吉友有十个子女,但最为人称道的是张家四姐妹,她们是长女元和、允和、兆和,充和。
苏州九如巷张家四姐妹四个女儿四朵金花,她们是张吉友的骄傲!
张吉友为了培养这四个女儿,可谓是费尽心思,他先带她们去了上海,后又选择定居苏州九如巷……
“谁娶了苏州九如巷的张家四姐妹,都会幸福一辈子的。”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感慨地说道……
张兆和,张家四姐妹中的老三,她聪明可爱,单纯善良,长相甜美……
因为皮肤幽黑,张兆和又被人称为“黑牡丹”。
张兆和不仅学业出众,而且还是热爱体育,曾在中国公学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
“假小子”张兆和这样一个品貌双全,家世显赫的女孩自然是中国公学的万人迷,追求张兆和的男生如过江之鲫……
自视清高的张兆和对此不屑一顾……
她是一朵骄傲的牡丹,不知道哪个男人能征服她呢?
人们纷纷猜测着……
“学校来了一位新老师,他的名字叫沈从文,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的课一定会很精釆的。”
中国公学中的学生们期待着,盼望着……
上课铃声响起,教室内坐无虚席……
沈从文走进了教室,站在那三尺讲台上……
年轻时期的沈从文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
沈老师沉默不语……
学生们依然期待着……
半个小时过去了,沈老师的头上冒出了汗珠……
“沈老师怎么不讲课呢?”
学生们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沈从文终于转过身去,用手中的粉笔写下了一行字一一
“第一次上课,见到你们怕了!”
沈从文写完这行字,就匆匆地逃离了教室。
学生们目瞪口呆,哄堂大笑……
“我不会适合做老师,还是让我辞职吧!”
沈从文哭丧着脸对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说道……
“第一次上课,紧张是难免的,慢慢地就会好的。”
胡适先生胡适笑着安慰着沈从文……
沈从文来自风景秀丽的湘西,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当过兵是个行伍出身,但是此人才情了得,下笔成章……
胡适先生特别欣赏沈从文的作品,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作家。
沈从文能到中国公学来当教师,就是胡适先生竭力推荐的。
“没想到大名鼎鼎的作家沈从文先生,居然是那么的木讷无趣啊!”
学生们议论纷纷……
张兆和也与他们一样,只是她不知道沈从文的现出,将彻底改写自己的生活!
“好清纯可爱的小女孩啊!”
沈从文望着正在操场上吹着口哨的张兆和,会心一笑……
美丽大方的张兆和“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老师爱上了学生……
沈从文一封接着一封的给张兆和写的情书!
“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
“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沈从文不愧是位语言大师,他的文字美极了!
谁读了他的情书都会被感动的,除了张兆和之外……
张兆和是名门闺秀,品貌俱佳!她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一大堆追求者的情书……
顽皮的张兆和将那些人写来的情书都逐一编了号……
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
而沈从文则是癞蛤蟆十三号!
据说沈从文得知后,一个人躲在宿舍里哭了很久……
“我是一个乡下人!”
沈从文是自卑的,他从偏远的湘西来到北京,他的文化程度不高,他又是一个行伍出身的人。
显然张兆和无意中的打趣伤害了沈从文的自尊心!
要是换成别人一定就会知难而退了吧。
反正对方瞧不上我,我何必自讨没趣呢!
沈从文不会,他虽然自卑,但却有着湘西人特有的坚持与固执……
沈从文有着湘西人所特有执着与固执“我这个癞蛤蟆一定要吃到天鹅肉!”
在沈从文的心里,张兆和就是高贵的天鹅……
沈从文非但没有停手,反而越挫越勇!
情书像雪片一样的飞进了张兆和的书桌……
不厌其烦的张兆和终于恼了,她捧着沈从文写给她的一大叠信件直接找到了校长胡适先生……
“他顽固地爱着你。”
胡适对张兆和说道……
“我顽固地不爱他。”
张兆和一脸的坚决……
胡适先生胡适对沈从文说道一一
“这个女孩子,她不了解你,她不懂你,从文你用错情了。”
“我爱她,我只要她。”
沈从文依然很固执……
得不到校长支持的张兆和无奈中只得听任沈从文继续对她进行感情文字的狂轰滥炸……
沈从文坚持认为情至深处,金石为开……
1932年夏天,张兆和毕业了,她逃似的离开了北京。
没有了张兆和的学校,太冷清了。
沈从文去了青岛教书,情书自然会继续写下去的……
就这样四年过去了……
张兆和的心态在这四年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个男人真爱我吧!”
沈从文又来信了,张兆和带着好奇拆开了这封信……
就是这封信打动了张兆和,沈从文在信中让张兆和多读点书……
张兆和笑了……
“这个人还会关心人呢。”
1933年年暑假,沈从文从青岛到苏州九如巷拜访张兆和及她的家人。
沈从文的心是忐忑不安的,张家是名门大户,我这个乡下人……
犹豫了好久,沈从文敲开了张家的门……
沈从文是有备而来的,他带了一大包礼物,全是俄国名家的作品……
恰巧张兆和去图书馆了,不在家,沈从文的心沉了下去!
张兆文的二姐张允和出来招呼了沈从文这个不速之客……
张充和心不在焉的沈从文,没有进张家的门,他怀着一颗失落的心走了……
一声声的㪣门声……
沈从文躺在旅馆的床上,一动也不动……
又是一声敲门声……
“谁啊?”
沈从文极不情愿地下了床,打开了门……
“张兆和,没错,来的人正是张兆和。”
我的女神终于主动来见我了……
沈从文的心在欢唱……
“我二姐要我来请你到我们家去吃饭。”
张兆和红着脸把二姐教她的话对着沈从文重复了一遍……
欣喜若狂的沈从文跟着张兆和来到了苏州九如巷的张家……
合肥张家四姐妹家宴的气氛非常的和谐,张兆和的父亲十分欣赏沈从文,认为这是一个老实人。
回到青岛的沈从文写信给张兆和的二姐充和,询问张父对婚事的态度。
“在我们湘西有一个风俗,如果男方求亲,女方答应的话,就会请男方喝一杯甜酒,不知道我这个乡下人有没有福气喝到这杯甜酒。”
张充和给沈从文发一封电报一一
“充”
聪明的张充和一语双关,既写明了电报的出处,又表示父亲不反对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婚事。
张兆和也给沈从文发了一封电报一一
“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经过了几年的不懈努力,沈从文终于可以与自己心中的那个女神在一起了。
沈从文无疑是爱张兆和,那张兆和呢?她是真的爱上了沈从文吗?
“沈从文是如此真诚而执着地爱着我,我若不与他在一起,仿佛是我犯了错似的。”
张兆和这么对旁人说道……
一个是顽固地爱着你,一个是顽固不爱他!
俩个顽固的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张兆和与沈从文订婚了,她只身来到青岛,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工作。
俩个固执的人终于走到一起了一天,张兆和在帮沈从文洗衣服时,发现了一张揉碎了的当票……
“他背着我把我的戒指给当了。”
张兆和很生气,那是她母亲留给她的嫁妆。
“你为什么要把我的戒指给当了?”
沈从文回来后,张兆和责问道…
“我是为了我们的婚礼,我忘了将戒指给赎回来了。”
沈从文曾经当着张家面表示不需要张父的资助,自己有能力筹办他与兆和的婚礼。
张兆和为此没有要过娘家一分钱,只得了两本书作为自己的嫁妆……
“原来沈从文没有钱。”
既然没有钱,为什么不接受我父亲的资助呢?
张兆和不明白……
1933年9月9日,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平的中央么园宣布结婚,但没有举行任何礼式。
张兆和,一个名门闺秀就这样嫁给了沈从文。
在北平西城达子营的一个小院子里,张兆和与沈从文做了夫妻。
情书虽美,现实无情婚后不久,沈从文母亲病危,沈从文回故乡凤凰城探母,张兆和一个人留在了北平。
作为新媳妇的张兆和为什么不同沈从文一起去凤凰城探望婆婆呢?
这其中的原因,谁也不知道……
在去湘西的船上,沈从文一封接着一封地写着家书……
“我满脑子都是你的样子,三三……”
三三是张兆和的小名,也是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翠翠的原型。
“长沙的风是不是也会这么不怜悯的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块冰?”
这是张兆和写给自己丈夫的信,她的文笔也是那么的优美……
这是他们俩关系最为亲密的时候……
不过公主与王子的故事只存在于童话中……
恋爱是盲目的,婚姻是世俗的……
沈从文是小说家,他的爱情是梦幻的,是虚无缥缈的……
张兆和是务实者,她的爱情是理智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俩个爱情观,价值观,世界观不同的人偏要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沈从文收入不多,却喜欢收藏古玩字画,喜欢宴请朋友来家欢聚……
张兆和对此十分的反感,她认为沈从文不会过日子,是打肿脸充胖子。
沈从文写好了文章,总是喜欢拿给妻子看,他认为兆和一定会开心的。
不料,张兆和根本不欣赏他的文章,只是一味地指出沈从文的病句与错别字。
“为什么会这样呢?”
沈从文懵了,他不明白以前那个女神去了哪里?
张兆和也是一肚子的苦水,她对亲友说一一
“沈从文总是希望我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高跟鞋,烫头发,做新旗袍,可是他却乱花钱,我怎能再糟蹋钱呢?”
张兆和的话是对的,过日子总要精打细算的。
可沈从文不知道,他固执的认为张兆和变了,他不爱自己了!
张兆和与她的两个孩子日子就在这磕磕碰碰中流逝着……
沈从文与张兆和有了他们的孩子……
都说孩子是夫妻之间的感情纽带,可是这句话对沈从文与张兆和来说并不适用。
沈从文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了……
女神的光环早己褪去,变成了一个家庭主妇……
这是沈从文所不能接受的事情!
高青子的出现,让沈从文那颗冰冷的心又从新活了起来……
高青子是一个文艺女青年,也是沈从文的铁杆粉丝,她爱读沈从文的小说,甚至摸仿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来打扮自己……
沈从文心动了,他的女神又回来了,只不过这次是高青子,而不是张兆和。
高青子对沈从文的爱是炙热的,她认为干柴遇上了烈火,她决定再添一把火……
高青子把她与沈从文的关系写进了自己的短篇小说中,小说刊登在报上引起了张兆和的注意。
“二哥,高青子的小说是怎么回事,你给我解释一下。”
女人总是敏感的,张兆和发现了沈从文的秘密……
沈从文很坦然地承认自己爱上了高青子……
张兆和气晕了……
她悲伤,她委屈,她愤怒……
想当初是沈从文一封又一封的情书,纠缠着她,让自己无路可退,终于认可了他。
婚后,这个曾经的千金小姐自己动手操持家务,毫无怨言!
没想到,婚后不久,二哥就背叛了自己……
愤怒之下的张兆和带着孩子,不顾沈从文的哀求,回了苏州娘家去了。
沈从文的内心是矛盾的,他并不想离开张兆和,可他又舍不得高青子……
一年后,张兆和与沈从文从归于好!
沈从文与张兆和在苏州合影抗战开始了,沈从文去了大后方云南。
张兆和没有去,她带着孩子留在了北平的家。
很多时候,张兆和宁愿一个人留在家里,读沈从文寄来的家书。
他们的恋情本就是从一封封书信开始的……
在云南的沈从文一次又一次的写信催促张兆和带着孩子一起去云南团聚。
张兆和却不为所动,一味地拖延着……
“你到㡳是爱我的信,还是爱我这个人?”
沈从文气极了,他甚至怀疑张兆和在北平有了情人……
张兆和最终还是带着孩子一起去了云南……
沈从文与张兆和在云南的家抗战期间的云南很苦,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张兆和为了生活,在屋外养起了鸡鸭,种起了蔬菜。
沈从文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希望妻子能够懂得他的梦想。
可是,张兆和不懂沈从文,她只知道如何面对眼前的困难……
在云南,沈从文又遇到了高青子,俩人旧情复燃……
张兆和气忿难平,与丈夫大吵一架……
多少年后,张兆和谈起沈从文的婚外恋依然耿耿于怀,但她也说了一句公道话一一
“高青子真的很美。”
沈从文最后还是选择回归家庭,高青子退出了,她累了倦了……
为了一场没有结果的爱,高青子牺牲了自己的青春,现在她不想再作无谓的牺牲了。
据说,高青子后来嫁给了一位工程师。
沈从文与高青子长达八年的感情纠葛终于画上了句号!
抗战胜利了,解放战争开始了……
1949年,全国解放了……
张兆和兴致勃勃地迎接着新生活,她穿上了列宁装,到处参加活动,歌颂伟大的新中国。
此时的沈从文却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之中,他的文章受到了批叛,他成了一个无用的人……
沈从文的苦恼在张兆和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别人都在愉快地庆祝新中国的诞生,你沈从文苦闷什么?
沈从文与张兆和分居了,这一分就是五年之久。
不仅是张兆和不理解沈从文,连他们的孩子也不理解自己的父亲,这使得沈从文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痛苦……
“他就是个怪人……”
张兆和与孩子们都这么说……
沈从文得了忧郁症,他自杀过好几次,幸而都被他的朋友发现,捡回了一条命!
毎次沈从文自杀都是朋友救了他,而不他的妻子张兆和。
沈从文不明白张兆和为什么对自己如此的冷漠,他心的在哭泣。
“兆和,你不了解我啊!”
1969年沈从文下放改造前夕,妻子的二姐张充和去看他……
“二姐莫走,你看这是三三给我的第一封信,第一封信啊!”
沈从文哭了,像孩子一样的吸溜吸溜地哭泣着……
“三三”沈从文梦里的那个女神!
在农场里,沈从文与张兆和相依为命,共同度过这个最艰难的岁月。
在困难时期沈从文与张兆和相依为命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是不同世界的俩个人……
1979年后,沈从文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他住进了楼房,有了自己的小天地……
张兆和老了,沈从文也老了……
少年夫妻老来伴1983年,沈从文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望着张兆和满脸是泪……
沈从文去世十年后,张兆和整理出版了他的作品。
“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
张兆和真的懂得沈从文吗?是啊?过去不知道的,现在明白了……
张兆和,你真的明白了吗?
2003年,93岁的张兆和失忆了……
朋友们指着一张照片问张兆和一一
“认识吗?”
张兆和看了又看一一
“好像见过,我肯定认识,不过我记不得他叫什么了!”
我们真的认识吗?你究竟是谁呢?
年迈的张兆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沈从文与张兆和,这俩个人不同世界的人,终究还是没有走进对方的心里去……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斯人已去,多说无益,往事随风,岁月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