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散文107:那缕炊烟
小时候听母亲说,有炊烟盘旋的地方就有村庄,那里便就会有人家。
我不明白母亲所说的话,直至长大后才知道,有炊烟,便有村子;有村子,便就有了人家。有人家就会有饭菜香,那饭菜香便与稻草、麦秆的味道一起盘旋于村子的上空,那便是炊烟......
我出生的那个年代,在我们乡下,重男轻女的思想还特别严重。祖母一直在母亲身边说,女孩子迟早要嫁人的,读不读书无关紧要,能认得几个人名就行了。可母亲却不这么想,她说,无论如何也得让闺女去上学。
在母亲的坚持下,我终于踏进了村小的大门。每天,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迎着朝阳而去,踩着斜阳而归。在村子那弯弯曲曲的田埂上,一手摔动着书包,一手搀扶着奔跑。偶尔,有小伙伴从口袋里掏出点稀罕的零食来,我们几个便一哄而上,直至将口袋扒个底朝天才肯罢休。疯完一阵之后,一群孩子最终踏上一条稍微平坦的乡村小路回归时,而目光最先抵达的永远都是自家屋顶上的那缕炊烟。
母亲告诉我说,倘若盘旋于上空的炊烟是白色的,那就是说家里刚刚开始做饭;倘若盘旋于上空的炊烟是蓝色的,那就是说家里的饭已经好了。因此,孩子们在没进村庄时,都喜欢站在高一点的地方向家的方向望去,目的就是看自家烟囱里冒出来的炊烟......
看炊烟多数是在太阳快落下的时候,也就是在放学之后。天黑了,那是见不到的,因为它早已散尽。这炊烟,多数是在村子的上空盘旋,夹杂着梅花的芳香和稻麦的气息。偶尔,它也会钻入窗台,在屋檐下转悠。靠近细看,它又仿佛清雾一般的稀薄......
长大后,我终于明白:人间烟火最旺处便是村庄有了炊烟的映衬,一动一静,彰显和撩绕着的是人间的悠闲与繁忙。静的是老屋,动的是炊烟,它们于不经意间的一结合,真乃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炊烟是房屋升起来的云朵,是柴草灶火化成的幽魂,更是村庄的声息和呼吸。
听到邓丽君那如流水似的:“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的歌声时,眼前不由自主地就会有缕缕炊烟在袅袅飘荡。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炊烟的宁静、纯洁、轻盈、缥缈,既含有古朴敦厚的温柔一面,又有股超凡脱俗的优雅一面。有风的日子里,炊烟风雨飘摇;无风的日子里,炊烟则和颜悦色;而在无云的日子里,它们就是天空中飘浮着的最贴近人们的不肆张扬、低调处事的淡色调的云彩。
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清爽疏朗,袅袅娜娜似“草色遥看近却无”;中午的炊烟,因为生活还得继续,显得大风大浪直来直去,就有些“天高云则淡”,来的急去的也快;而晚炊则是最能够显出农村生活粗糙中的细致来,“炊烟袅袅牧人归”,上学的孩子、远归的旅人、 劳顿的农民,一日三餐,当然最注重晚饭的温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