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原生家庭,会注定影响他(她)的一生吗?
最近几年,原生家庭这个词进入了我们的视眼,我最初是从一位老领导那里知道了这个词,她给我推荐了武志红的公众号,慢慢的对它越来越了解。
原生家庭,是儿女还未成婚,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海蓝老师说,你的家是不是爱人和孩子一出门就想回去的家。她就是打造一个爱人和孩子一出门就想回去的家。
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地方,在那里,他感觉到安全,他感觉到爱,他感觉到放松,并可以成为他自己。
那是一个温暖的家,那是一个充满爱的家,那是一个你一出门就想回去家。
但是没有父母是完美的,也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任何原生家庭在给孩子带来爱的同时,也会带来伤害。
原生家庭中的伤害,很少是露骨的、赤裸裸的,都夹杂着爱——是在爱中伤害,是伤害中也有爱。
所以我们每个人在成年后都有着来自原生家庭的种种烙印,但如何对待以及发展就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态度和选择。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去治愈,不幸的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心理学家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都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就已经形成的性格。”
如何在过去的伤痛中重建自我?既然无法来自一个幸福的家庭,那就让一个幸福的家庭来自于你。
也是因为自己有了宝宝后,希望可以科学养育,开始学习育儿。
我记得在我看一档育儿综艺时,有一个妈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当孩子捣乱哭闹时,妈妈就会拿针扎孩子,孩子一开始还会哭闹,她越哭妈妈越扎,最后孩子慢慢的就不敢哭了。
我无法想象孩子长大后,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痛。不知道孩子成年后会不会走出那些伤痛?
回顾自己,刚刚生完孩子的那一年,是崩溃的一年,面对孩子的哭闹,面对无数个不眠之夜,面对自己身材的走形,面对一个指望不上的猪队友……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的脾气越来越暴躁,无处发泄,只能发泄给那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儿。
好在我通过阅读,慢慢的走了出来,慢慢的去了解孩子,慢慢的学习成长。虽然现在偶尔还会吼孩子,但会及时“止损”。
高晓松曾在《奇葩大会》上透露:
自己有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对原生家庭不满,尤其是跟父亲之间极为不好的关系,导致年轻时出现很多问题。
直到40岁之后,他才慢慢摆脱不好的性格,真正地走了出来。
就像民国才女张爱玲,自小缺失父爱,被父亲嫌恶、否定、殴打,甚至叫她去死,于是她长大后就会把自己对理想父亲的渴望投射在伴侣身上。
先后两段婚姻,胡兰成比她年长14岁,赖雅比她大29岁。
在她的认知觉得男人的年龄应当大十岁或是十岁以上,这种择偶观的形成,其实就是她对父爱的追寻。
原生家庭的伤痛,可以通过梳理放下,让自己重获阳光。
通过学习梳理,把我们的家打造成爱人和孩子一出门就想回去的地方,而不是孩子用一生去治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