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起一位老阿姨

2020-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天心圩

        我对支援边疆的历史了解并不深,写这篇文章只为记念曾经接触过的一位兵团老战士---一位可亲可敬的老阿姨,现在她已经故去了,一生奉献给了边疆!

      十六年前的七八月份,我在边疆某通信部队当连长,带领全连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联合反恐演习”,当时参加演习的有中、哈、吉、俄、塔五个国家的部队,演习的地点在伊犁地域。

      伊犁得名于伊犁河,史称伊列、伊丽、伊里等名。清乾隆年间定名伊犁。地处新疆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内,素有“小江南”之称。

      我们连的主要任务是,保障中方参演部队对上对下的通信联络。其中的一个站点设在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6团的一个连队(相当于一个村庄),一辆通信车,四个战士,一住就是两个月。因为住在一个废弃的院子里,日常生活保障很不方便,连队每周给他们送一次给养,生活用水、用电只能就近依靠当地老乡。

      老阿姨的家距离我们的执勤点儿只有六七百米,生活用水主要用水桶去她家里挑。

    老阿姨七十岁左右,个子不高,身材消瘦,一头白发梳理的整整齐齐,脸上皮肤白皙干净,稍显松弛,眼睛不大不小,双眼皮,看人时眼里全是微笑,鼻子和嘴偏小,时常穿一件淡色的方格子短袖,下身穿一条淡蓝色的裤子,干净朴素,俗话说是个“讲究人”。外表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

      初见我们时,老阿姨显得很激动,对我们超乎寻常的热情,仿佛突然见到了多年未归的孩子,拉着我们战士的手,有说不完的话,倾其所有把自己家里的好吃好喝给我们拿来,“硬逼”着我们收下。

      日子长了,我们和老阿姨处成了一家人。她会时不时地给我们做些好吃的,战士们在执勤之余也时常去她家里,帮着干干这,干干那,连队送来的吃食,战士们总会想着分点给她。闲暇时,战士们喜欢和老阿姨一起围坐在车旁的大树下,听她讲过去的故事。

      老阿姨是上海人,五几年的时候,上山下乡来到了新疆,来到了伊犁的66团,嫁给了戍边的军人---后来的兵团人。时光变迁,期间,也有过返城的机会,但她都放弃了,她说对这个地方有感情,这辈子就不想离开这里了。 听说我们在搞反恐演习,她说:“我们兵团人,平时是民,战时是兵,恐怖分子根本不敢来我们兵团搞事。”一腔豪情溢于言表。

    老阿姨老伴儿去世的早,两个孩子都去了上海定居,多次要接她回上海安度晚年,她都拒绝了。

      两个月的演习任务很快结束了,撤走的那天,老阿姨依依不舍,送了我们一程又一程,她挥着手的瘦小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老阿姨是极普通,极平凡的一个人,但她那种甘心戍边、默默奉献、乐观恬淡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