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鸡兔同笼”
在网上偶然看见一道小学生奥数题——在一个笼子里面有鸡和兔子两种动物,从上面数,一共有35个头,从下面数,一共有94只脚。问:笼中有鸡和兔子各多少只?
这本是一道并不难解答的题目,不过,解答之后看了网上不同的解答过程,感觉非常有趣,这一道经典题目似乎背后有许多有意思的东西可以挖掘。
一、中规中矩之“方程组”
对于一个学习理工科的我来说,解题思路非常清晰。
设:笼中有x只鸡,y只兔子,由题意可得
(1) x + y = 35
(2) 2x + 4y = 94
解得,x = 23, y = 12;所以,笼中有鸡23只,兔子12只。
非常工整吧,嘿嘿,基础相当扎实。
其实,不需要二元方程也可以。设鸡有x只,兔子就是(35 - x)只,2 * x + 4 * (35 - x)= 94,解出x = 23。不过本质上跟方程组没什么区别。
二、孩子的解法之“假设法”
可这毕竟是小学的奥数题,直到小学毕业的时候,才接触未知数的应用,所以我这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定会遭小朋友白眼的,实在拿不上台面。于是,我又想不利用未知数该如何解答。
假设笼子中35个头都是鸡的头(即按头的数量,假设所有的动物都为鸡),那么下面的脚应该是70只。这比题干所给的94只少了24只,也就是说“鸡多了,兔子少了”。我们知道,每减少一只鸡,增加一只兔子(保证35个头不变),都会多出2只脚。所以,少了24只脚,需要减少12只鸡,增加12只兔子。所以,笼中有兔子12只,鸡(35-12)=23只。
同理,如果假设35只都是兔子的话,脚就会比题干给出的94只多出(35 * 4 - 94)= 46只。那就需要增加鸡的数量,减少兔子的数量。道理相同,不再赘述。
三、天才解法之“抬腿法”
想出第二中解法后,我还是沾沾自喜的,颇为自己的智商自恋了一会。可是看到网上竟有神人提出了“抬腿法”,看过之后的我除了鼓掌称赞之外,实是不能表达我的敬仰之情!
假设笼中的所有鸡和兔子都训练有素,这个时候,饲养员吹一声哨子,所有动物抬起一只脚;然后,饲养员再吹一声哨子,所有动物再抬起一只脚。这个时候,所有的鸡都一屁股坐在地上了(笑死我了),所有的兔子则都用2只脚站在地上。而地上此时一共有(94 - 35 - 35)= 24只脚,都是2只脚站在地上的兔子的脚。所以,笼中共有兔子(24 / 2)= 12只,鸡(35 - 12)= 23只。
太有才了!!第一个想出这个解法的人,不仅聪慧过人,更幽默风趣。最重要的是,如果给小朋友这样讲数学题的话,相信所有的孩子都会爱上数学的。
四、我的胡思乱想
此时的我回头再看看我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竟然显得死板僵硬,毫无生气。怪不得总有人说读书读多了,人会变的无趣。不过,正当我盯着本子上两个方程出神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
(1) 式:x + y = 35
(2) 式:2x + 4y = 94
看这两个方程,如果我们想要解开这个方程组的话,应该有2种方法,分别是“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如果使用“代入消元法”,就是上文提到的“利用一个未知数解答”的方法;而如果使用“加减消元法”,则会出现“有趣的事情”。
就本题来讲,使用加减消元法,可以“消去x”。(2)-(1) * 2得到2 * y = 24,y = 12。这样解题的过程,正好是“假设法”中,“假设所有动物都是鸡”的思路!
由(1)式可得:(x + y)= 35(个头),
如果都是鸡,就在左右两边都乘以2,得
(3)式:2 * (x + y )= 70(只脚)
然后(2)-(3)得
2 * y = 24(每增加一只兔子,多2只脚,现在少24只脚),y = 12(需要增加12只兔子,相应的需要减少12只鸡)。
同理,加减消元法也可以“消去y”。(1)* 4 - (2)得到2 * x = 46,x = 23。这样解体得过程,则是“假设法”中,“假设所有动物都是兔子”的思路!原理同上,不再赘述。
而如果这样消元的话:(2)-(1)-(1),是不是就是“抬腿法”的思路啊!
看到这里,我有些呆住了,而后又释然了。其实所有的方法,究其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描述题目最为简单、直接的方式,所以,也最为底层;其它方式,更像是在已有的条件之上,增添了自己个人的理解,将整个题目引申到一个更加贴近生活的层面上予以解答。所以,利用方程组解题,毫无生活气息可言,而其它的方法就很有些人情味了。
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也许就是科学家们用数学语言描述的抽象的、客观的、唯一的现实形态,只不过,每个人理解自己眼中的世界,可就是千奇百怪,千姿百态了。这也正是这个世界的美好之处。如果只能面对干巴巴的数学公式来理解这个世界,我想我宁愿不去理解这个“可恶”的世界。